聚焦呼包鄂: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参观赛科星实验室。
鄂尔多斯市万利陆港龙门吊作业。
金宇生物集团工作人员进行车间乳化作业。
上汽集团工作人员对车辆外观等进行检查。
包头陆港进行“甩箱”作业。
8月22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中国经济网、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网信办共同主办的“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内蒙古站在呼和浩特启动。来自新华网、中国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经济网、光明网、人民论坛网等媒体的多名编辑记者,相继奔赴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进行调研采访,各有侧重地展现内蒙古经济产业转型、资源能源高效转化利用、绿色低碳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建设成果。
小胚胎孕育大国种业梦
内蒙古是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从米面油到杂粮豆,从奶制品到牛羊肉,内蒙古成为名副其实的“粮仓”“肉库”“奶罐”。
作为畜牧业生产链条的上游产业,种业是当代农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8月23日,在位于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的内蒙古赛科星繁育生物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冻精库房内存放着大量液氮罐,在每个温度为零下近200摄氏度的罐内储存着优质种公牛的精子,其中一头代号为“19023”黑白花公牛,是赛科星自主培育的明星种公牛,在2021年TPI指数中排名全国第一。
除“19023”,还有两头自主培育的种公牛在2021年TPI指数中并列全国第二,引领国内畜牧人的骄傲。同时,赛科星还拥有全球基因组排名第一的公牛以及验证全球第一的公牛。
据记者了解,赛科星集团作为一家以良种家畜育种和规模化奶牛养殖为主营业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奶牛育种、性别控制等繁育产品领域持续引领行业,性别控制冷冻精液市场占有率连续十年保持行业第一,累计为我国繁育良种奶牛260万头,极大加快了我国奶牛群体扩繁和遗传改良的进程。
小小胚胎汇聚行业顶尖科技,孕育着农畜牧业大国的种业梦,为国家奶业振兴、繁育技术创新、奶牛种源自主可控持续做出贡献。
为人畜平安保驾护航
呼和浩特市金宇生物科技园的大屏幕上,正播放着一部微电影,它讲述了如何通过疫苗科技战胜草原常见人畜共患病——布鲁氏菌病。电影中的男主人公父亲因接羊羔患上布鲁氏菌病,丧失了劳动能力,这个家庭也蒙上阴影。这个场景在过去人畜混居的牧区时有发生,导致很多家庭因病致贫。
一头连着牧民的“钱袋”,一头连着市民“餐桌”,作为民生产业,畜牧业事关上下游多个业态的稳定安全。
“在过去1500种人类已知的病原中,50%为人畜共患病的致病因素,动物健康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丽霞表示,作为全国疫苗产品品类最齐全的动保公司,金宇生物致力于研发疫苗强攻重大动物疾病,构建智慧防疫检测大数据平台,加强人畜共患病防控。
近两年,金宇生物共投入研发经费4亿元,其中投入非洲猪瘟研发经费1.5亿元,联合国内外科研团队,强攻全球百年未曾攻克、被誉为“疫苗珠峰”的非洲猪瘟疫苗。
与此同步,凭借大动物P3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优势,金宇生物在布鲁氏菌病疫苗、口蹄疫新型疫苗、口蹄疫联苗、牛结节性皮肤病疫苗、禽流感疫苗等重大动物疫病的研发上发力,努力攻克“卡脖子”技术问题,勇闯“无人区”,降本增效、提升品牌价值,以科技助力动物疫病防控,保障自治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红色钢城的绿色蝶变
铁水汹涌流淌,传承着包钢六十余载的红色血液,技术创新、低碳引领,是包钢绿色发展的企业底色。
8月24日,记者走进草原钢城,见证包钢“与时俱进、争创一流”的高质量发展足迹。
走进“齐心协力建包钢”展陈馆,大量宝贵的历史资料见证了“包钢为全国,全国为包钢”的辉煌历史。馆内大屏幕上,播放着1959年周恩来总理为包钢1号高炉出铁剪彩的珍贵录像画面,内蒙古自此告别千里草原“手无寸铁”的历史。
“这是世界上一流的大高炉,第一次在我国出现,你们要好好管理啊……”周恩来总理对包钢的殷切嘱托令人动容,剪彩使用过的红绸和剪刀也存放在展陈馆,让人追忆。
95岁的老包钢人拓林,曾亲历那个时刻,对他而言,时隔60余年,周恩来总理的嘱托声犹在耳。和其他老包钢人一样,他们的口述历史被视频留存,在展陈馆“时光隧道”内循环播放。
“时光隧道”是昨天与今天的连接,展示出包钢传承红色基因、转型绿色发展的蝶变之路。当走出隧道,包钢近年来在科技创新、节能减耗方面取得的大量成果展现在眼前。
独具特色的包钢稀土钢产品连续多年享誉国际,世界最高速的京沪高铁、世界运营里程最长的京广高铁、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都有来自包钢的钢铁力量。而炼钢后堆积如山的废渣山,如今经过全球领先的技术处理,也摇身变成“宝矿山” ,1吨钢渣可生产约0.5吨高纯碳酸钙、0.6吨含铁料,尾矿渣还能作为炼钢制冷剂,广泛用于造纸、塑胶等多个领域。
除了废矿渣的处理再应用,包钢动供总厂供热首站余热回收项目,充分利用炼钢的余热资源,为市政提供300余万平方米供热热源。一桩桩汇聚着绿色化转型、绿色生产力、绿色新动力的妙策良计,给包钢高质量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这座流淌着红色基因的草原钢城,正在绿色启航。
重卡角逐“碳中和”赛道
内蒙古的煤保供,温暖着全国18个省区市。
得益于内蒙古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自治区的重型卡车(简称重卡)主要为运输煤矿而生,运距多在200公里左右,这为新能源重卡的应用推广提供了高速发展的空间。
8月26日下午,一辆辆挂着氢燃料电池的白色重卡在生产线上接受一道又一道的检查、调试,准备整装待发……这是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蒙苏经济开发区的上汽集团新能源产业链项目。这里采用国内先进新能源重卡智能制造设备,是集整车装配、检测、发运于一体的新能源重卡生产基地,具备年产3000辆的生产能力。
调试现场,属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动机独特声音响起,现场没有排放出黑色浓烟和柴油味,取而代之的是清澈透明的纯净水,工作人员还专门从车下接一小杯,记者得知,这杯水已达到饮用级别。
“氢燃料电池利用电解反应,氢能重卡排放的只有水。”据工作人员介绍,绿色氢能释放绿色电能,让重卡成为绿色低碳的转型新名片。通过“高新技术+智慧平台”助力,上中下游的全产业链配套,曾经黑烟滚滚的大排量拉煤车改头换面,走上“碳中和”新赛道,拥抱自治区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时代。
大型陆港串起绿色运输链
一辆辆新能源重卡仿佛扬帆起航的轻舟,通过国道、运煤专线汇集到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万利陆港。
作为煤炭供给端的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万利陆港,物流设备标准化让“甩箱”技术实现多式联运“一单到底”,煤炭集装箱空重换装降至2分钟,每年可装卸约12万标箱约360万吨。同时,煤矿生产的原煤,未来将随光伏驱动的气悬浮传送带,沿着约4.7公里的输煤线路进入输煤塔,全程无粉尘,输煤塔内的煤块进入一个个集装箱,在高达几十米的龙门吊操作下,由一辆辆新能源重卡拉走。
“从纳汇煤矿到万利陆港,煤炭运输将依靠长度4.7公里、年运量300万吨的气悬浮传送带,进一步提升运输效率,管道外侧还铺设光伏板,为煤炭运输提供电能,吨煤耗电量仅2.2度。”负责气悬浮传送带建设工程的蓝天惠丰科技行政总监张福仁表示,传送带采取毫米数量级的悬浮技术,未来可使用低碳、绿色、节能的风能、光能进行组合供能,充分实现了降本增效,封闭式管道运输还杜绝了粉尘污染。
目前,该项技术突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已拥有20多项专利,完全实现自主化生产。
记者了解到,万利陆港依托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科技平台,计划投用1万辆新能源重卡,推进“风光氢储车”同场运行,实现绿电供能,单车年运行10万公里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2万吨,旨在构建以陆港为节点的高效物流网,带动整车生产、三电配套、能源数据、碳汇交易结算等上下游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呼包鄂乌物流行业零碳化,进一步助力鄂尔多斯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把“远景”变为“实景”
8月26日,记者走进远景现代能源装备产业园主楼,代表着风力、气温、湿度的彩色波纹,在大屏幕上不断交织融合……远景现代能源装备产业园为鄂尔多斯描绘的绿色低碳发展实景蓝海,就近在眼前。
“凭借智慧风场和智慧光伏场,我们可以构建产业园新型电力系统,实现零碳能源供给和100%绿电,通过整体规划,远景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将成为中国典范、世界标杆,”远景动力(鄂尔多斯市)有限公司总经理田东成在展厅内讲解产业园相关科技产品。
“自学自进化”的人工智能赋能超感知风机,“高防护、超防腐”的全球最安全电池,以及停车场内自如避障、移动的绿色充电机器人,以往的“车找桩”转为“桩找人”……
一项项令人心驰神往的高新技术项目展示,让鄂尔多斯绿色低碳发展的远景规划,在此成为触手可及的实景。走出大楼,蓝天白云绿草的延伸下,伽利略风机沿着风带挺拔设立,与光伏板遥相呼应,高原强烈的日晒和苍劲有力的风,正在取代传统的黑金煤矿,为这片厚土带来滚滚而开的可再生能源,奏响鄂尔多斯绿色产业转型升级的最强音。这正是内蒙古的能源经济加快发展步伐、实现绿色转型的一角鲜活侧影,截至2021年年底,内蒙古外送的电20%来自风光新能源。
鄂尔多斯构建零碳生态圈
以双碳目标为考卷,用绿色机遇做文章,鄂尔多斯携手远景集团,于2021年建设了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着力打造“风光氢储车”产业集群。
这个曾经倚煤为重的城市,正在积极备战,扩大零碳产业“朋友圈”,构建零碳生态圈,力争在这场全球绿色工业革命中争当上游,把握经济结构成功转型的主动性。目前,园区已入驻9家新能源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以远景为龙头,华景、万锂泰、镕锂为配套的电池及储能产业链;以隆基为龙头的光伏产业链;以美锦国鸿、协鑫集团为龙头的氢燃料电池及绿氢设备制造产业链;以上汽红岩、捷氢科技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链。
预计到2025年,零碳产业园建成后,累积减排二氧化碳1亿吨,年消纳绿电150亿度(KWh),年产值千亿元,创造科技人才岗位10万个,成为集零碳产业城、智慧城、科创城、未来城、生态城为一体的全球零碳新工业示范基地。
越来越多的“鄂尔多斯制造”零碳产品将由此走向全球,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绿色低碳发展贡献蓬勃力量。
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由粗放高碳型向绿色低碳型转变,曾经的内蒙古“羊煤土气”,现代的内蒙古向“新”而动,风光无限。(文/草原全媒·北方新报记者 郝儒冰 摄影/草原全媒·北方新报首席记者 牛天甲)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