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鄂托克前旗

鄂托克前旗:从“牛产业”到“产业牛”

2022年08月16日10:40 |
小字号

“在外打了几年工,辛苦不说还没挣到多少钱,近年来旗里出台好多鼓励返乡创业的政策,2020年在嘎查党支部的引导下我回到了家乡,小队长还主动帮我办了牛棚手续,养了18头西门塔尔牛,前期投入不大,也很省心,仅养牛去年就挣了7万多,比打工可强多了。”说起养牛,鄂托克前旗特布德嘎查牧民孟克毕力格难掩内心的喜悦。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特布德嘎查党支部立足自身地处蒙陕宁交接处的区位优势、农牧业设施基础好、拥有大型驻地肉牛养殖企业等实际,以“支部引领、企育户繁、藏牛于户”方式,发展壮大肉牛产业,走出一条产业富民新路子。肉牛养殖户由2020年的20户增长到现在的52户,养殖肉牛3300头只,2021年农牧民肉牛产业纯收入达1150万元,2020被评为全市乡村振兴示范村。

一个好支书,瞄定牛产业

2021年1月,经过换届选举,31岁土生土长的赵伟当选特布德嘎查党支部书记、委员会主任。

特布德嘎查养牛的时间不短,但一直以土牛为主,也不成规模。随着农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不断加快,如何在草蓄平衡前提下,转变肉牛养殖模式、增加牛肉产量、提高农牧民收入?这是赵伟上任以来常常思考的问题。

“牛肉价格一直比较稳定,我们现在养殖的西门塔尔牛比咱们当地农牧民养殖的土牛牛肉产量能高2倍以上,而且这些品种牛生长速度快,很适合农牧民养殖。”当听了驻地养殖公司负责人的一席话后,赵伟眼前一亮。

经过充分市场调研、考察学习,反复与相关专家及养殖大户沟通对接,赵伟与嘎查“两委”成员算了一笔账:由驻地养殖公司为每户农牧民提供20头15个月龄以上西门塔尔、安格斯纯种能繁母牛,按市场价每头2万元计算,总投入40万元。养殖户通过争取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贴息贷款和养殖公司垫付资金能解决90%左右的投入资金,养殖户只需自筹4万元左右即可实现。一年后,销售牛犊可盈利20余万元,每年母牛和牛犊必需的养殖成本约12万,还能收益8万元。

说干就干,很快特布德嘎查就与劲牛养殖公司签订了产业捆绑发展协议。

一条产业链,链起企与农

“没养过西门塔尔牛,价钱可比土牛高不少,就担心养不了,养不好赔不少、养成又担心卖不了。”嘎查养殖户杭玉林说。

起初,对于养殖品种牛,农牧民心里没底。村“两委”从有经验养殖户入手,讲政策、讲优势、讲保障、讲收入,一段时间下来,农牧民也逐渐接受了这个想法,愿意跟着支部干。

“农牧民信任我们,就要尽可能的把这事办好,从购买、饲草料供给、防疫技术到最后的销售,这些我们都应该保障好,打造一条全产业链,让百姓挣到钱、见到利。”赵伟说到。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嘎查党支部联合养殖大户,劲牛等公司技术人员成立良种繁育服务队和技术指导服务队,逐步建立起从优良肉牛冻精引进、肉牛配种、优质牧草加工、饲养管理技术培训、疫病防控到牛犊统一回购的“养、育、销”肉牛全产业链,将企业与农户紧密链在产业链上,彻底打消了农牧民顾虑。

2022年,嘎查党支部按照“小规模、大群体”整村推进、分户饲养的养殖发展模式,劲牛公司先后为15户养殖示范户提供能繁母牛300头,目前,70%的母牛成功完成人工受精。

“对牧民的原有肉牛,我们也将上门提供技术指导,做好土牛与品种牛有序衔接。”劲牛公司总经理李林堂说。今年以来,技术服务队派出技术员60余人次,开展服务140余次。

一个协作区,助力产业牛

如何将各方资源要素聚集到肉牛产业发展中来?上海庙镇党委及时协调劲牛、华阳、蒙江等肉牛龙头企业及包扶单位上海庙经济开发区与特布德嘎查党支部联合成立党建协作区。为了便于后续管理和统筹,镇党委书记兼任党建协作区领导小组组长。

“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创建全旗肉牛公用品牌,强化授权管理,引领带动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协同发展。利用鄂前旗农特产品展展销中心,进行品牌营销推介,加强与新媒体、电商、商超等主体合作,线上线下融合,不断提升特布德肉牛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特布德驻村第一书记王飞说。

心往一处想,劲才能往一处使。嘎查党支部“牵线搭桥”,争取政策补贴、协助办理手续;包扶部门负责加强品牌建设和安全监管;龙头企业强化肉牛养殖全过程技术服务。各有分工、同向发力,党建协作区为特布德的肉牛产业汇聚起强大合力。

“力争到2026年,全嘎查肉牛养殖户达到130户以上,建成5万头规模化肉牛养殖繁育基地,同时将我们的养殖模式在周边嘎查进行推广,辐射带动更多农牧民。”谈到未来的发展赵伟信心满满。

随着特布德嘎查的肉牛产业逐渐兴旺,农牧民的腰包鼓起来了,农牧民的获得感、满足感也日益增强,一幅由党支部引领农牧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的“牛画”正在添彩增色。(雷禄、杨靖)

来源:鄂前旗委宣传部

(责编:苗阳、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