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盟市>>兴 安 盟

科右前旗“三色”游让农牧民吃上旅游饭

2022年07月25日17:34 | 来源:兴安日报
小字号

  如果用颜色来形容科右前旗的美,那一定是红、绿、蓝。因为,以这三色为基调的旅游业方兴正艾,更让前旗农牧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前旗巴日嘎斯台乡兴安村成了游客打卡地。70多岁的村民李凤玲每天一大早就忙着蒸玉米面窝头。“如今,到咱们村里来旅游的人挺多,这个‘红军饭’是必尝的。”李凤玲高兴地说。

  前旗巴日嘎斯台乡兴安村是兴安盟农村第一党支部建立的地方,22年前,村“两委”就将“让兴安村美起来,让老百姓的日子富起来”作为村庄发展目标。22年过去了,兴安村已成为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上的重要一环。

  “真没想到,这个曾经不靠山不靠水的地方,还让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了!”李凤玲一脸的幸福。和李凤玲一样,巴日嘎斯台乡的村民们借旅游发展开起了农家乐,经营起商超、旅店、加油站等,尤其沿旅游线的村屯岔路口,摆起了瓜果摊,过路游客停下来歇歇脚,尝尝本地特色产品,既缓解了长时间坐车的劳累,还让村民分享旅游产业一杯羹。

  “旅游饭”香不仅直接表现在吃住农家,还将该乡稻田蟹、杂粮杂豆、蔬果等特色农产品打包出售,一份“私人订餐”礼盒蹭上旅游热度,走上了全国人民的餐桌,9个村屯的500多户村民户均增收2000元至1万元不等。如今,以兴安村为核心串联起来的一个个村庄,不断探索完善“人文+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年接待游客16.5万余人(次),旅游收入年年增加。

  夏季的乌兰毛都草原美得像一幅画。绿如茵、牛羊壮。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宝音巴达拉胡,经营了一家“游牧人家旅游村”,每年五月到十月是他最忙碌的时候,每天平均要接待游客70余人,他家推出的“烤全羊”得到游客们的夸奖。

  “咱得用最正宗的手艺挣钱,让游客吃了咱家的烤全羊明年还想来!”宝音巴达拉胡很自豪。自从经营牧家乐,羊价提高了2.5倍。养殖的羊虽然由原来的1000多只减少到目前的700余只,但收入却不降反增。尤其是牧场得到了休养生息,用生态“绿”换来了致富“金”。

  同样端旅游饭碗的还有前旗察尔森镇察尔森嘎查,前有察尔森水库,后有青山如黛、绿林蓊郁,村口的民宿每到夏季都会有游客到来,归湖而居、仰望星空,库区的“全鱼宴”更让游客爱上这里。如今,“全鱼宴”早已转向文化全产业链,经营“回头鱼锅”的老板吕淑霞,每到“五一”“十一”旅游节日,日均收入近6万元。贯穿全镇的一条旅游线路,将历史、美景、美食串联起来,吸引33个旅行社的目光,团餐、团购、团游让全镇老百姓受益,全年旅游收入达5000万元。

  “前旗旅游业发展其时已聚,一些旅游项目高位推动,不仅调优了产业结构,也从文化前旗、明星推介、直播带货、新业态等方面推介旅游。”前旗委书记孙书涛对前旗旅游业发展充满信心。

  近年来,科右前旗坚定不移走“农文旅”融合发展道路,不断拓宽“两山”转换通道,旅游产业实现了“吃”有特色、“住”得舒适、“行”更便捷、“游”得顺畅、“购”有商品、“娱”有活动的转变。逐渐发展起来的徒步旅游、森林康养等一系列“旅游+”项目,拓展出了体育旅游、休闲旅游、农牧业观光等旅游新业态,架起了“诗与远方”的“桥梁”,留得住乡愁、聚得起人气、看得到未来的美丽乡村崛地而起,不仅推开了走向外界的窗口,更让农牧民在家门口端上了旅游“金饭碗”。(时秀霞)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