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前旗:以林长之制 织生态之网

近年来,鄂托克前旗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突出生态优先、保护为主的理念,全面推行林长制。全旗统一思想、凝心聚力,不断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因地制宜,紧紧围绕“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任务,科学谋划、制定方案、统筹落实,切实推进林长制往深里走、往实里做,以“林长制”助推“林长治”,促进鄂托克前旗林业和草业高质量发展。
建立责任体系,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林有人护、草有人管、责有人担”的责任意识,全面构建林长制责任体系。2021年9月9日,鄂托克前旗委办公室、旗人民政府办公室制定出台了《鄂托克前旗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旗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指示和批示,把林长制工作列为年度督办重点工作。该方案细化了林长制成员单位任务,明确了旗、镇、嘎查村各级管护区域与责任,实现了旗、镇、嘎查村三级林长制组织体系全覆盖。根据全旗资源分布特点和保护发展需要,将全旗划分为6个林长责任区域(敖勒召其镇、城川镇、昂素镇、上海庙镇、国有林场和治沙站、西鄂尔多斯毛盖图自然保护区)。设立了旗级林长2名,副林长7名;镇级林长9名,副林长46名;嘎查村级林长88名。鄂托克前旗林长制办公室设立在旗林业和草原局,各镇设镇级林长办公室。全面构建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旗、镇和嘎查村三级林长制组织责任体系,全旗上下合力谱写林长制新篇章。
完善工作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为确保林长制各项工作既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又能走出一条符合当地实情的路子,鄂托克前旗林长制办公室结合实际,科学制定了各镇、国有林场和治沙站、西鄂尔多斯毛盖图自然保护区林长制工作方案,保证林长制工作开展有章可循。建立了林长制会议制度、信息公开制度(试行)、部门协作制度、工作督查制度(试行)、林长巡查制度五项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各项工作的着力点。为切实做好林长制工作,每年召开两次旗林长会议,统筹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级林长坚持开展常态化巡查,旗级林长每季度不少于1次,镇级林长每月不少于1次,村级林长每周不少于1次;鄂托克前旗林长制办公室加强旗林长制成员单位和各镇级林长办公室间的信息沟通、联系会商、协调服务、督查问效,协同推进相关工作,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运行高效的林长制部门协作机制,形成“林有人护、草有人管、责有人担”的网格化管理格局,全面推动林长制改革工作向深发展。
突出工作亮点,强化督查指导。为更好落实细化林长制度以及实施好全旗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夯实根基,鄂托克前旗林长制办公室根据国土最新三调成果和全旗农牧户草原确权承包到户工作相结合,细化每户农牧民承包地块的类型及属性,整理出各林长和副林长承包面积内的林地、草地、湿地资源的分布图和清单,建立农牧户为单位的明细台账,便于今后更加科学精细化的保护与利用林地、草地、湿地资源。
2022年3月14日,发布鄂托克前旗一号林长令,对于进一步巩固全旗破坏草原林地违规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成果,坚决依法打击毁林毁草违法行为,杜绝新垦、复种现象发生作出明确指示。为贯彻落实一号林长令,加强全旗生态保护。2022年4月15日,旗党政两办督查室联合旗林业和草原局、督查执法部门开展集中巡查工作,对各镇落实禁牧、休牧情况进行实地督查,共走访全旗4个镇47个嘎查村,特别是对一些日常监管存在死角的地方进行了禁牧、休牧检查。2022年5月5日-5月7日,旗党政两办督查室联合旗林业和草原局、旗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成立2个专项督查组,对各镇落实禁牧、休牧情况进行实地督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批评。旗党政两办督查室、旗林业和草原局将不定期对禁牧、休牧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同时发挥护林员、草管员网格化管理作用,做好每日巡护记录,一旦发现复垦、复种等破坏林草资源行为,及时上报跟进,确保草原生态不被破坏。依法打击全旗毁林毁草违法行为,用真招硬招守护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加大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为进一步压实各级林长责任,规范林长制工作信息资源共享,主动公开林长名单及责任区域、职责、监督电话等内容,不定期向社会公开发布全旗林长制工作贯彻执行情况,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报道各级林长深入一线的调研督导活动,宣传林长制工作。在媒体上曝光一批打击毁林毁草开垦的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农牧民按照要求主动恢复植被,坚决杜绝发生新垦和复垦问题,进一步扩大林长制的影响,切实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监督和法治的良好氛围。
在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长征路上,鄂托克前旗突出系统治理的新思路、精准治理的新路径、共同治理的新格局,以更加积极、更加科学的态度全面推进林长制。为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林草发展新路子贡献林草力量,确保林长制在全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刘乐)
来源:鄂前旗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