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整洁的人居环境、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繁忙兴旺的农牧产业、人来人往的红色培训教育基地……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已经徐徐展开。这是鄂托克前旗各镇抓基层党建促进乡村振兴带来的喜人成果。
敖勒召其镇用心谱好党建引领、宣传动员、乡风文明、建章立制“四支曲”
谱好党建引领曲,聚民心添活力。镇党委确定“党建+环境整治”的工作思路,以党建带整治,以整治促党建,各嘎查村社区党支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充分认识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广泛凝聚起环境整治的思想共识,以学习教育和主题党日活动推动环境绿化美化;谱好宣传动员曲,深发动强意识。截至目前,共组织集中宣讲20余场次、发放宣传材料10000余份、微信宣传200余条,入户宣传10000余户;谱好乡风文明曲,树典型促共建。结合乡风文明行动,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动员群众开展大整治、大清理、大消杀,组建志愿服务队,将人居环境整治政策宣传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宣讲计划和志愿服务活动计划,组织开展移风易俗文明家庭、美丽庭院等各类典型评选活动,革除生活陋习,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谱好建章立制曲,抓规范防反弹。各嘎查村设立红黑榜,党员、网格员组建评定队伍,严格按照评分细则,根据农牧户房前屋后、院落卫生、室内环境、垃圾清理等方面进行量化打分,开展“红黑榜”评比,对房前屋后环境卫生整洁的进行实名上“红榜”点赞,将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差的写进“黑榜”引导整改,让农牧民在“红黑榜”的对比中找到差距,提升环保意识。
上海庙镇“软硬兼施”“内外兼顾”实现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大提升
软,融入文化内涵和道德文明。环境卫生好,不是眼睛看到的表面上的卫生干净整洁、就是好环境,我们要注意到,一个人的思想和素质提高了,行为文明了,有文化内涵了,才能把维护环境变成为一种习惯自然;硬,加强巡查执法和政策约束。文化和道德精神层面的“软措施”不能全部解决人居环境的问题,只有“软硬兼施”,才能对农牧民群众具有普遍约束力,才能实现人居环境整治的常态化。因此,上海庙镇在人居环境整治“硬措施”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思考和探索;内,美化庭院。“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目前人居环境整治更多的是注重外在环境的整治,对公路沿线、沿线经营户、居民集中点、嘎查村社区活动阵地等区域整治的比较多,效果也好,但对于散居的、远离道路沿线的农牧户环境卫生整治的较少;外,靓化大院。“大院”指的是我们生活的公共区域,我们要大力探索建立人居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组建一个志愿服务队,积极发挥党员组长、保洁员等人员的作用,建立完善巡查监督、考核奖惩、评选表彰三大机制。
城川镇注入党建源头活水,浇灌乡村振兴之花
以党建固根基,建强引领振兴红色堡垒。打造坚强党支部,将村级阵地建设列为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全面提升阵地规范化水平,落实坐班值班、帮办代办制度,有事到村部、找组织成为群众普遍共识。强化党员教育管理,聚焦普通党员作用发挥,开展走访帮扶、志愿服务活动,凝聚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以党建领发展,点燃产业振兴红色引擎。城川镇副镇长思军宇说,“农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关键要把合作社建在支部里”,这样的做法可以使基层党支部真正成为推动农村牧区建设的核心力量,不仅做到土地集中、规模经营、集体增收,还使各党支部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以党建促宜居,传承美丽乡村红色接力。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城川镇充分认识到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坚持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各村支部努力营造农村新风尚,号召全体村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党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农村陈规陋习得到有效遏制;以党建强治理,注入和谐乡村红色基因。为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村“两委”带头学习法律知识,并引导村民尊规守法,通过网格化管理,无职党员和村后备干部进入网格员队伍,在政策宣传、信息调查、矛盾调解、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基本形成了人在网格行、事在网格办的状态,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持续推进扫黑除恶工作常态化,认真学习推广“枫桥经验”,深入推行“让一步”工作法和“148”社会治理模式,持续梳理排查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继续做好政府债务化解,牢牢守住不发生金融风险的底线;以党建统全局,搭好乡村振兴红色梁柱。城川镇成立乡村振兴办公室,加强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确保乡村振兴工程高质量、高效率推进。城川镇积极引领农牧民走增收致富发展之路,以高潮畔村为试点,按照“村企联建,发展惠民”的党建模式,以“为基层办实事,为百姓服好务”为宗旨,引进金润源农牧业龙头企业,通过党建联动、发展联谋、新村联建、实事联办,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昂素镇“4+”新模式 续写人居环境新篇章
组织引领+ 重点区域。按照“组织引领、党员带头、集体治理”的原则,积极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带头作用,集中清理镇区主干道沿线积存垃圾和城乡结合部垃圾死角,运用环卫设施设备定期清扫、清运、清理,做到日产日清;企业参与 + 公益性岗位。昂素镇积极聘请第三方保洁公司,探索开发公益性岗位,实现了19名脱贫人口的就业,进一步激发了脱贫群众发展动力,帮助他们稳定增收。公益性岗位主要负责整治清理公路沿线、嘎查社区阵地的环境卫生,还为嘎查年迈老人家中帮忙清扫房前屋后卫生;网格员 + 宣传员。昂素镇始终将宣传动员工作作为重点支点工作来抓,在发挥各类宣传载体作用的同时,充分利用网格化管理模式和干部职工包户工作机制,将宣传工作化大为小,化整为零,由昂素镇干部逐个入户精准宣传,并对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性不高的农牧户进行跟进劝导,利用邻里情谊推动工作有效开展,确保宣传工作全覆盖、见实效;执法检查 + 跟踪督办。对镇内所有废品收购厂所进行全面摸排、检查,建立工作台账,对环境卫生较差、粪污处理不到位的废品收购厂下达了《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销号整改,并及时开展“回头看”,进行专人督办。同时,签订了环境卫生“五包”协议书,严格落实“谁企业、谁清理、谁保洁”的工作责任制,将工作责任层层压实,共同建设美丽、绿色、整洁、干净的昂素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