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恶劣天气影响,沙尘暴在阿拉善盟广袤的戈壁滩上肆虐狂行,最大风速达到9级,最小能见度不足百米。面对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铁六局呼和铁建维管治沙人战风斗沙、建立屏障,如沙漠胡杨一样执着坚守,他们以风为令、除沙治沙,默默地守护着临策铁路运营安全。
临策铁路全长768公里,是连接蒙古国的重要通道。该条铁路沿线80%的地段处在极度干旱区和沙漠边缘地带,260公里属于沙害严重地段,沙子经常沉积在轨道内,影响铁路正常运行安全。
铁路清沙。王浩博 张子超摄
为确保临策铁路基础设备安全,一到春秋两季,中铁六局呼和铁建公司临策维管段桥梁治沙车间的140余名治沙人都要赶往沙害现场,清理铁路积沙。当前,正是风沙肆虐的季节,也是维管治沙人最忙碌的时候,肆虐的狂沙伴着大风如暴怒的“黄龙”呼啸而来,遮天蔽日。每天,该段治沙车间的员工要在180分钟内赶往包括K2+000至K2+300等多处沙害严重区段,一锹接着一锹清理线路上的黄沙,大风夹杂着黄沙吹进他们的头发里、耳朵里、嘴巴里,呛得连气也喘不过来,大家全然不顾,仍然坚持反复地清理线路上的积沙,没有丝毫懈怠,以“人进沙退”的士气,最大程度降低沙害对列车运行安全的影响。尽管连日来一直风沙肆起,但该段治沙人守护铁路安全、追逐绿色梦想的脚步从未停歇……
土工网格维修。王浩博 张子超摄
在高质量完成除沙任务的前提下,该段治沙人不断探索积累经验,渐渐摸索出一套特有的防沙治沙宝贵经验。他们根据不同区段、风沙运动及风沙灾害特征,按照“先重后轻、先外后内、先阻后固”的原则,采取高沙障+土工网格相配套的阻沙方式,先是在相距铁路100至150米左右的地带,安装起高达1.5米首层高沙障,起到外层阻沙作用,然后在其间设立30至50公分的二层土工网格,来减缓细沙流动速度,逐层阻截过境风沙流,避免严重段风沙堆积在线路附近;其次通过固沙措施,在土工网格中,种下了许多耐干耐旱的梭梭草、红柳等沙漠植被,利用耐旱植被治理沙害,防止细沙流向铁路,保证防沙措施和线路之间存在一定的安全距离。
安装滴灌系统。王浩博 张子超摄
此外,该段治沙人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维管中心工作。不仅种植固沙植被,由专人学习养护,还专门配备了滴灌系统,以此来提高植被的成活率,因此在大漠深处,临策铁路旁的绿网显得格外耀眼。几年来,该段新建及维修高沙障近17000千米,新建及维修土工网格达1千万平方米,线路沙害得到了有效控制,不仅锁住了“沙龙”,更为临策铁路顺利运营筑立起了一道道绿色的安全屏障。(郭志强、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