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风大浪中奋力扬帆 在大战大考中书写答卷

——2020年通辽经济发展综述

2021年01月21日10:27  来源:通辽日报
 

  回首这一年,通辽儿女经历了各种困难和考验。但是,风霜磨砺从不会阻断我们前进的道路,种种挑战和困难将会激起我们更加一往无前的坚强斗志。

  展望2021,“十四五”起航的“鸣笛”已响彻天际。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践行新发展理念,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齐心协力谱写加快建设和谐美丽新通辽、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时代新篇章!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通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极其不易的一年。面对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交织,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任务,面对多条战线作战、重重叠加的困难,通辽无惧回头浪、勇开顶风船,在巨大的冲击前稳住船舵,奋力扬帆。

  这一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勠力同心、破阻克难,稳住了经济基本盘、守住了民生基本线,全市经济持续恢复回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向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全力以赴“保” 千方百计“稳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经济社会发展被迫按下“暂停键”。

  疫情防控阻击战,经济发展保卫战,两场“战役”,我们都不能输!

  疫情发生后,特别是自治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启动后,通辽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17万余名党员佩戴党徽、亮出身份、树起党旗,带领广大群众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筑牢保卫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铁壁铜墙,认真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推动防控工作由应急性向常态化转变。

  防疫不能松,复工不能等。全力以赴抗击疫情的同时,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积极推动各行各业复工复产。

  通辽市先后出台《通辽市关于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稳定经济运行的若干措施及分工方案》《通辽市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通辽市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实施意见》《关于明确通辽市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标准的通告》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确保惠企政策落实落细落地,着力解决企业经营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1——10月份,全市累计实现新增减税降费8.91亿元。

  持续推动全市经济趋稳运行,1——11月,全市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其中,11月份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0%。1——11月,全市44种工业产品中20种产量累计同比增长。1——11月,全社会累计用电量同比增长4.4%,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长3.8%。

  就业是民生之本,通辽市深入贯彻落实“减、免、缓、补、返、训、扶”等政策,千方百计稳住全市就业基本盘,截至2020年底,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52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01%,城镇登记失业率3.95%,低于控制目标0.55个百分点,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为促进消费,通辽市制定下发《关于开展提振消费集中行动的通知》,累计投入资金2100万元,发放自治区规模最大的社会消费券和全区首批农畜产品消费券,带动社会消费2416.6万元,综合消费杠杆比例达到1:4。

  1——11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不断收窄,限额以上商品类值中,汽车类同比逆势增长10.9%、家具类增长16.5%。11月当月,汽车类同比增长11.9%、中西药品类增长8.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5.4%、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31.5%。

  截至11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同比增长16.9%;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构建长期稳定的“政金企”关系,全市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395.4亿元、授信户数2430户,比年初增加9.22亿元、421户,分别增长2.39%、20.96%。全市金融机构共向民营企业累计投放贷款149.32亿元,落实续贷90户、展期44户,本金共计49.7亿元。

  与此同时,全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审批告知承诺制、“最多跑一次”“证照分离”“多规合一”、利企便民事项“一网通办”、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党建引领“一号通办、镇街(苏木)统办”等30余项改革举措集成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初步实现30天办结。一体化平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2.4%,全市“最多跑一次”办事事项占入厅事项的90%以上。

  披荆斩棘 紧抓重点项目建设

  岁寒知松柏,疾风识劲草。寒气逼人中,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广大群众攻坚克难,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坚持“一手牵两头”,以更坚定的决心、前所未有的力度持续不懈统筹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以优质项目推进全市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通辽市紧紧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重大基础设施、文化旅游和民生等方面精心谋划项目。一方面,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把经济发展同各项工作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另一方面,紧密结合本地产业发展定位,千方百计引进一批支撑作用大、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辐射带动强的好项目、大项目,主动放弃高能耗、高污染、低效能项目。

  2020年以来,通辽市以风电、光伏、生物质能为重点的现代能源示范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总量持续扩张。截至8月末,共开复工现代能源重点项目24个,总投资126.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1.8亿元。全年预计新增电力装机97.7万千瓦。

  春去秋来,通辽市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一步一个脚印、紧张有序推进。

  5月,“通辽市·伊利集团高端乳肉双产业集群示范项目暨科左中旗10万头奶牛生态养殖示范园区”正式开工,建成后一座世界级的乳肉双产业基地将在通辽拔地而起。

  5月,中国乳业产业园东部中心10万头奶源基地项目开工建设。

  11月,通辽市现代能源“火风光储制研”一体化示范项目开工建设。作为国内首个“火风光储制研”一体化示范项目,项目总投资 137.5 亿元,将有效提升电力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率,大幅提高清洁能源消纳水平,促进电力系统“源网荷”协调发展。

  11月,总投资150亿的内蒙古(奈曼)经安有色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项目二期年产129.47万吨不锈钢项目开工启动。项目建设全部完成后,将实现产值185亿元,实现利税4.4亿元,解决2000人就业。

  12月,通辽市政府、科左后旗政府与河北认养一头牛乳业有限公司签约,项目总投资50亿元。全部建成后,年产值预计达到6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100亿元以上,直接就业人数达1800人,年利税预计1.5亿以上。

  2020年,全市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内蒙古蒙古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蒙牛乳业科尔沁有限责任公司,被评选为第五批国家级绿色工厂。

  2020年,通辽市持续推动互联网全覆盖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固定宽带用户数为80.33万户,移动宽带用户数为309.64万户,全市互联网普及率为98.93%;完成5G基站建设723个,开通5G基站661个,已完成核心城区内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商业中心及人流密集区域的5G建设。

  ……

  一个个重点项目的落地,正是通辽市持续把生态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产业优势、项目优势的生动写照。

  让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生根,通辽市全力打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脱贫攻坚的通辽“答卷”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通辽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坚持把4个国家级贫困旗和2个区级贫困旗县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全市4个国贫旗整合各类财政涉农涉牧资金11.08亿元,集中资金靶向投入,推动完善已培育形成的黄牛养殖、玉米生物、庭院经济、生态建设等多业融合、多极支撑的绿色产业脱贫体系,巩固脱贫成果。

  通辽市坚持“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的要求,层层压实责任、传导压力、推进落实。市委和市政府坚持每月调度脱贫攻坚工作并建立了厅级领导“一对一”包联贫困旗县、“一对三”包联苏木乡镇制度,旗县党政负责人定期研究脱贫攻坚工作、镇村书记遍访贫困户制度。选派了1314支驻村工作队、4569名驻村干部、9500名帮扶干部深入脱贫攻坚一线。实施嘎查村集体经济“清零递增”行动,市旗两级先后拨付专项资金7545万元,推动898个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部“清零”。

  通过采取“优势产业拉动、扶贫项目推动、金融资本撬动、龙头企业联动、扶贫协作促动、基层组织带动”的产业扶贫模式,扶持贫困人口饲养黄牛45万头、建设高效节水农田70万亩。通过托管代养、提供就业、合作经营等多种方式,4.6万贫困人口与54家龙头企业、182家合作社、218家家庭农牧场建立密切的利益联结关系,全市98%以上贫困人口通过参与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实现产业链增收。积极落实生态补偿机制,累计向6个贫困旗县发放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补助资金、治理造林项目等资金10.2亿元,选聘生态护林员5000名。为9171名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落实就业创业政策补贴3173.8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6523人。举办京蒙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42次,实现就业3407人。

  累计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发放各类教育补助2.92亿元,受益8.66万人次,农村牧区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降低到0.16%。开展大病集中救治1625人,慢病签约服务4.76万人,实施免费体检13.7万人次,在全市300余家医疗定点机构开展“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贫困患者住院费用平均自付比例下降到10%左右。完成了2.28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实施易地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1771户、5204人。实施系统改造和水质提升工程1945处,安装单户净水设备9027套。累计将4.4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低保、特困供养兜底保障范围;纳入临时救助1208人次,发放救助资金320.7万元。

  抢抓机遇深化对接,通辽市深入推进京蒙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累计到位北京市财政及对口帮扶区援助帮扶资金5.6亿元,实施扶贫协作项目226个,13.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直接受益。两地互派400余名领导干部、技术人员、教师、医生等挂职交流学习。落地京蒙扶贫协作企业12家,援建扶贫车间14个,吸纳就业271人。6家中央定点帮扶单位累计投入帮扶资金5316.42万元,引进社会帮扶资金3.3亿元,开展消费扶贫7.8亿元,培训基层干部9615人、技术人员7988人。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2020年的这份成绩单,难能可贵。

  回首这一年,通辽儿女经历了各种困难和考验。但是,风霜磨砺从不会阻断我们前进的道路,种种挑战和困难将会激起我们更加一往无前的坚强斗志。

  展望2021,“十四五”起航的“鸣笛”已响彻天际。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践行新发展理念,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齐心协力谱写加快建设和谐美丽新通辽、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时代新篇章!(记者 许媛媛)

(责编:张雪冬、刘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