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产业共致富 致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王慧

2020年11月25日10:09  来源: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冬日里的托克托县。王慧 摄

冬天的呼和浩特格外冷,万物都已凋零。然而,走进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的古城镇张宗圐圙村里,家家户户烟囱里冒出缕缕白烟,隔着窗户就能看到村民们正在自家炕头上盘算着来年的“大事业”,“咩咩咩”的羊叫声此起彼伏,院子里的羊群也在舒服地晒着冬日的暖阳。

托克托县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位于自治区中部、大青山南麓、黄河上中游分界处北岸的土默川平原上,这里主要以种植玉米为生。走在乡间小道上,记者看到,田地里的玉米秸秆已经整齐的打成捆,等待回收作为饲料使用。

政企联合 精准帮扶贫困户

说起秸秆回收,古城镇牛奶厂董事长罗利恒说:“周边村子里的秸秆我们都会回收回来当作饲料,既解决了奶牛的饲料问题,又有效地保护了环境。”据了解,当地政府联合古城镇牛奶厂,将贫困户的扶贫资金放到企业,企业将扶贫资金兑换成奶牛,每年奶牛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分红再分给贫困户,这样既解决了贫困户的收益问题,还保证了奶牛规范化养殖。

王利军在牛舍里忙乎。王慧 摄

享受古城镇牛奶厂分红的张宗圐圙村村民王利军说:“我家因病致贫,2016年被识别为贫困户,过去家里生活很困难,收入刚够生活,政府的帮扶工作对给我家送了两头牛,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六头牛,加上奶牛场年底的分红,一年能收入五万多元。政府帮我们,我们自己也得往前奔,今年年初我家还购买了40只羊,今年的羊价高,到今年年底我家应该还能有存款。”

帮扶无死角 共同致富一个都不能少

“因为我们是‘外来户’,所以在当地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仅仅依靠在本村打些零工来维持生活。儿子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看病将我们本来不富裕的家拖垮了。”家住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的颜国行,2017年被识别为贫困户,当地政府根据他家实际情况,发展庭院经济,产业到户帮扶,送给他家50只鸡、两只羊。经过夫妻二人的精心养殖,他家的羊羔平均可以卖到800元一只,大红公鸡一只也能卖到150元。

颜国行看着羊圈里的羊膘肥体壮,开心地笑了。王慧 摄

托克托县武申镇祝乐沁村第一书记告诉记者,驻村工作队根据颜国行实际困难,启动了健康扶贫政策,为他们全家免费代缴个人医疗保险以及商业补充保险,其医保报销比例高达90%,并享受签约医生免费上门诊疗及免费发放药品,以解决他们看不起病的后顾之忧。原来他家没有院墙,只是简单地用一些杂草、树枝勉强围挡,后经驻村工作队协调镇扶贫办,申请帮扶资金6万多元,为他家修缮羊舍、猪圈,并且重新修起了砖瓦院墙。

发展集体经济,实现整村奔小康

67岁王老毛是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新营子镇合同营村的村民,家里原来只靠种地为生,一年下来只有几千元的收入。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也越来越不好,靠种地靠生活很困难,自从村里建立了合作社,家里部分土地也流转了出去,自己在村委的帮助下,到公益岗位上做护林员,既有收益,工作强度还不大。

托克托县新营子镇合同村购买的大型农机具。王慧 摄

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驻新营子镇合同营村干部高楠介绍说,2014年开始建立合作社,成员由“村委代表+村民代表+法人”构成,发展肉羊养殖。从2018年开始购置大型农机具服务于当地的村民,2020年1月份出资7.8万元购买了26头小肉牛……合作社的建立主要是要带动村民共同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

托克托县新营子镇合同营村村民使用大型农机具劳作。合同营村提供资料图

要想脱贫不返贫,就要发展产业。托克托县从实际出发,以真正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为宗旨,坚持县委书记负总责,三级书记一起抓,遍访贫困户完成率100%,解决问题232个。选聘387名贫困人员担任保洁员,每人每月工资400元;30名贫困人员担任护林员,每人每月工资1000元。均通过一卡通按月发放。帮助539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展到户产业,实现自主经营。组织15家农牧业企业、32家合作社与711户享受政策的贫困户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入股分红、资产收益等方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为了防止返贫,当地政府出台了《托克托县防止返贫致贫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工作方案》《托克托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建立防致贫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了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

经过2019年动态调整及全面摸底排查工作,托克托县只有五申镇团结村赵富昌1户3人为脱贫监测户,享受低保待遇,已安排赵富昌担任保洁员,实现就近就地就业、持续稳定增收。边缘户5户8人,其中3人安排公益岗位、4人正在申请办理低保,为2人发放了救助补贴8000元,投入资金4800元为8人全部落实“防贫保”。

(责编:刘泽、张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