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乡村奏响幸福曲

2020年10月21日11:04  来源: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沙日哈达村位于位于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巴彦花镇东南4公里,是一个以种植玉米、高粱为主兼有养殖的农业村,2014年被识别为贫困村。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不仅让村庄靓起来了,群众的生活条件和村情民风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贫困村新姿焕发,喜事连连……

老冯的幸福生活

“没有脱贫攻坚,我结不了婚。”来到冯明慧家中时,他正在院子里盖猪圈,妻子宋凤英忙着做饭。冯明慧说:“病治好了、收入多了,媳妇娶进门了,你说这日子安逸不?”

今年49岁的冯明慧,因股骨头坏死、皮肤病等多种疾病致贫,曾经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我都没想过还能再婚。”冯明慧结过婚,可在前几年离了。女儿要读书,自己因病不能干重活,日子过得异常艰难。彼时,他感到脱贫无望,养成了酗酒解愁的坏习惯。

“老冯,你这一天三迷糊,怎么能脱贫啊。”2016年,冯明慧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后,村委会主任周光宇鼓励他振作起来,治好病,好好干,“再娶个媳妇过日子嘛!”

在村“两委”和工作队的帮扶下,2018年5月,冯明慧享受了健康扶贫政策,自己仅仅支付了4000多元就做了股骨头转换手术,恢复了劳动能力。2019年为他申请了旗就业局设置的保洁员公益岗位,每月工资1560元;除此之外,冯明慧还享受了低保、点餐式扶贫和资产收益等扶贫项目。

冯明慧脱贫了,精神面貌也改变了,有人开始为他说媒了。经人介绍,他与宋凤英相识,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并于2020年1月登记结婚了。宋凤英坦言,冯明慧现在踏实肯干,又不酗酒了,只要两个人齐心协力努力奋斗,日子就一定会好起来。婚后的冯明慧干劲更足了,自家的小院全铺成了砖地,院墙也都垒起来了。如今他正在盖4间猪圈,准备抓几头猪,发展养殖业。“感谢党的政策,让我脱贫又脱单。”冯明慧说,没有好的政策,他的病好不了,媳妇更娶不了。他相信,今后他们的日子会更好。

老马的美丽庭院

走进70多岁的脱贫户马俊山家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前醒目位置挂着的“美丽庭院”标志牌。走进院内,清新的泥土气息伴随着菜园香气扑面而来,屋内宽敞明亮,到处一尘不染。“我们老两口闲来没事,就喜欢侍弄一下花花草草,把院子打扫干净,自己看着舒服。”马俊山微笑着说道。因为老两口都非常喜爱养花,所以在庭院门口种植了漂亮的花卉,老人家每天都会侍弄小院,使得整个庭院生机盎然,就连柴火垛都摆的整整齐齐。优美整洁的环境包含着老两口的心血,他们不但保持屋内、庭院整洁,还把自己家附近的公共区域都打扫的干干净净,全村人都夸赞马俊山。

近年来,沙日哈达村大力开展美丽庭院建设,利用脱贫攻坚爱心超市、奖励积分等激励机制,通过村干部分责划区、党员示范带动等方式,充分调动广大农户参与美丽庭园建设的积极性,先后完成了街道的全部硬化、墙体粉刷、危房改造工作,建设完成美丽庭院示范户40个,房前屋后绿化4000平方米、种花种草199户,建成广场绿地1处,绿化村路延线700米,治理生态沟渠50米,建垃圾收集处理池1个,聘用保洁员18名,配垃圾运输设备2台,实现村容村貌的彻底改变,让村庄靓起来。

老鲍的艳阳天

“如果没有党的扶贫好政策,我们做梦也不敢想有现在的好日子。”看着猪圈里的这几天刚刚下的猪崽,鲍全开心极了。在沙日哈达村,提起鲍全,大家都情不自禁竖起大拇指。

“以前家里生活很困难,仅靠着低保金、几亩地和几头驴维持生活。”鲍全说道。鲍全家里共有三口人,妻子患有癫痫,儿子得上了尿毒症,每年要花费很多医药费治疗。2016年,鲍全一家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他们一家的贫困的生活照进了曙光。

“妻子和孩子享受了健康扶贫政策,我们一家三口享受了‘C类低保’,我还申请了公益性岗位……。政府的帮助和关心,给了我们带来了脱贫的希望。但脱贫还得靠自己奋斗!”鲍全坚定地说。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19年,鲍全购进了4头母猪,并于当年贩卖猪崽近30个,平均每个能卖到700元。今年,鲍全不仅再次扩大了养殖规模,还种植了90亩多地,日子过的那是一天比一天红火。鲍全说道,“这几天已经繁殖了22个猪崽了,按现在的市场行情,每个至少在1000元以上。”

时值正午,鲍全又来到猪圈给母猪喂食,看着圈舍里的母猪以及活蹦乱跳的猪崽儿,鲍全舒心地笑了。(毕科新)

(责编:张雪冬、刘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