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销售火 线上线下同发力

截至目前,全市消费扶贫已销售扶贫产品2.13亿元,较去年翻番

2020年10月19日09:39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金秋时节,已有了凉意,而在大青山脚下的甲兰板村仍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甲兰板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贾永柱一边和村民们将采收的辣椒装袋,一边向记者介绍:“我们的辣椒销售走的是订单路线,企业开展消费扶贫,做到产销对接,确保群众种得出、卖得好、能增收。”

  “大娘,我们这是山林自然放养的土鸡产的蛋,绿色新鲜,价格优惠。”前不久,在赛罕区大学西路街道四千米社区,消费扶贫进社区活动正在进行。亚麻籽油、有机土豆、燕麦胚芽米等多种特色农副产品琳琅满目,供现场居民挑选购买。社区居民纷纷采购自己喜欢的产品,用消费助力扶贫,也享受到了优质产品和实惠价格。

  消费扶贫是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产品与服务,帮助他们增收脱贫的重要方式,是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和举措。

  为了带动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呼和浩特市坚持把消费扶贫作为重要抓手,把消费扶贫作为推动产业扶贫、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高位谋划、高效推动,确保消费扶贫各项举措能落地、见成效。

  截至目前,全市消费扶贫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扶贫产品2.13亿元,较去年全年销售翻了一番。

  “我们清水河县拥有内蒙古优质杂粮产区的产地优势和绿色天然的种植环境,通过我们本地的龙头企业收购贫困户的农产品,可以帮助更多的清水河县贫困户脱贫,在这里我呼吁大家购买我们的扶贫农产品,为扶贫事业贡献力量!”在某平台的直播间,清水河县县长亢永强正在做带货直播。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建立领导干部直播带货机制,各级领导干部走进直播间,变身“网红主播”,代言贫困地区农产品,为当地绿色优质扶贫农产品直播带货,倾情助力消费扶贫。

  除了将消费扶贫纳入年度脱贫攻坚考核范围,作为扶贫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外,呼和浩特市健全完善机关、企事业单位“以购代销”机制,明确要求各级预算单位、市直企业预留本单位食堂采购农副产品总额的30%左右,定向采购扶贫产品。联合发改、商务等10家单位,每月通过报纸、广播、微信、微博等媒体平台向社会发布消费扶贫倡议书,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同时,进一步整合市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军警部队、“百企联百村”帮扶力量,积极参与“五进”和开展“点对点”消费扶贫工作,采取“以消代帮、以购代帮、以买代捐”的方式,累计销售农产品4318万元。

  在呼和浩特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大厅,市民王雪梅通过手机扫码从一台特殊的消费柜里买到一瓶沙棘饮料,说它特殊是因为里面的商品全部来自贫困地区。

  在呼和浩特市的很多社区、商超等地都能看到这样的消费扶贫专柜。为了帮助贫困地区产品走出产地,呼和浩特市积极推进消费扶贫专柜建设,组织开展专柜进机关、进社区、进商超等活动。目前,200台消费扶贫智能柜安装完成并投入使用,当月销售额11万元。此外,开通银联云闪付呼和浩特专区,借助云闪付全国3亿用户资源,向全国销售呼和浩特地区扶贫产品,进一步拓宽社会购买扶贫产品的便捷渠道。

  “京东商城中国特产·呼和浩特馆”、敕勒川农博商城、蒙清“一座桥”……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坚持把电商作为推动扶贫的重要抓手,开通了18家电商平台,通过线上品牌推广、线上线下互动营销、特色扶贫产品直播推介等多种形式,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主导、社会参与、品牌带动、产业支撑”的发展模式。目前,全市已建成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5个、县级物流仓储中心5个、乡村电商服务站231个,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同时发挥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定点帮扶和京蒙扶贫协作的资源优势,开展直播带货等活动,积极推动农产品对京销售工作。今年以来,已“帮销代销”各类农产品318万元,“以购代销”武川县农特产品1196万元。并通过拓宽销售渠道上线京东中国特产·武川馆,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脱贫成果的影响。

  首府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创新机制”模式 ,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消费扶贫,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推动全市消费扶贫工作不断做细做实,为高标准、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记者 杨彩霞)

(责编:赵梦月、张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