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梁子村的致富之路

2020年07月31日18:51  来源:赤峰纪委监委
 

蔚蓝的天空漂浮着朵朵涌动的白云,苍茫的林海绵延了漫漫起伏的草甸,汩汩泉水穿过莺飞草长的土地,一路向东……

宁城县城向西一百一十公里,有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名叫二道梁子村。

世世代代居住在土地上的人们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守护着这片土地。到了村支书李桂军这一代,二道梁子村已经是黑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

2016年,二道梁子村被列为重点贫困村,成为宁城县纪委监委的对口帮扶村。

“精准扶贫的概念就是补齐短板,群众发展生产缺什么我们就帮什么,绝不能追求高大上、一窝哄。”县纪委监委的领导们经过调研确定了帮扶宗旨。

二道梁子村民祖祖辈辈都有牛羊养殖技术,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后实施封山禁牧政策,传统的放牧式饲养显然已经行不通了。于是,县纪委监委领导和驻村干部与村干部一道抓住舍饲畜牧这个产业做实文章。

贫困户张国英带着一个读小学的孙子生活,她和晚老伴李桂珠成家后,家有又多了一个多病的老母亲,新组成的四代四口之家, 没有经济来源生活贫困。宁城县纪委书记赵亚东主动帮扶了这一户,在每月入村一次的对接帮扶中,他帮助张国英一家养起了肉牛,由于经营有方,母牛连下了几胎双胞胎。赵亚东又协调其丈夫李桂珠当上了村里的公益林护林员,去年一年下来,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13137元。

据了解,村里像张国英这样由贫转富的已不是少数。在县纪委监委的帮扶下,村里帮助贫困户统一购进基础母牛53头,基础母猪7口,基础母羊24只,现在舍饲畜牧已成为贫困户稳定增收的支撑点,至2019年,贫困户养殖收入达到2万元至4万元不等,养殖户现有存栏牛88头、猪29 口、羊38 只。

贫困户杨振荣 ,儿子肢体四级残疾,务工很难找到工作, 孙子小宇帆言语一级残疾、智力二级残疾 ,生活不能自理,奶奶舍不得把孙子送进学校。驻村第一书记刘桂廷与村支书李桂军多次做杨振荣的思想工作,终于把小宇帆送到宁城特校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贫困户杨志民脑梗死留下后遗症,妻子身体也不好,还有一个读小学的孙女,生活没有着落,考虑到他们老两口有一定的养殖经验 ,驻村工作队就帮助他家买了4头母牛,现在已经发展到5头大母牛和2个牛犊 。

大山里交通不便,有相当一部分类似杨振荣家有病人有残疾人的家庭,驻村工作队按照扶贫政策给他们整户兜底,让他们衣食无忧。

有多少贫困户就有多少帮扶的故事。四年来,县纪委监委四任八名驻村干部和机关干部职工的足迹踏遍了小村的沟沟岔岔,用真情铺出了小村的致富之路。

驻村书记刘桂廷经常穿梭在各家各户的棚圈里指导养殖技术,为贫困户保驾护航,贫困户脸上流露出的笑容,是对他们帮扶成效的最好认可。

姜浩,驻村工作队副队长,这个从纪委监委机关大院走出的80后,在与村民百姓耳濡目染的交往中,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做“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存有多少情感”这句话的分量,身体力行的实践了精准扶贫的概念。

在纪检监察干部的驻村扶贫日记中,记录了这样一组详实的数字:四年中,全村贫困户23户危房22户予以修缮和推倒重建,补贴资金达50余万元,无意愿改造危房的隋某1户1人,妥善安置到托老院居住。驻村工作队协调农电部门给村庄增容3台变压器,县纪委监委投入资金改造村部办公室,购置电脑、打印机、空调等办公设备,出资四万元帮助村里进行人居环境整治;协调交通、环保、自然保护区等部门升级村级路,由原来3.5米拓宽至5米,修建桥梁8座。曾经的烂泥沼泽河滩地已经郁郁葱葱生长起870亩山楂林。

如今,走进小村,出门有超市、健身有广场、就医有卫生室,网络信号畅通了,山更美了、水更清了……

一代又一代的二道梁子村委会干部和县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用真情守住了绿水青山,也真正为村民们撑起了致富的脊梁! (张夏闻)

(责编:张雪冬、刘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