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左旗“一线工作法”助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见实效

2020年07月28日10:54  
 

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阿拉善左旗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推行“一线工作法”,切实增强党组织在基层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努力打造共治共建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深研笃学,政策在一线落实。持续推动“五边行动”,组建驼乡先锋宣讲团,广泛开展“走百村入百户开百场座谈会讲百堂党课”活动,打造“五小剧”,运用“小品、小戏、小评说、小歌舞、小情景剧”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扫黑除恶等政策理论和重点工作,将党的声音、富民政策及时传达到群众中去,不断用党的理论武装农牧民群众的头脑,通过落实党的惠民政策让农民群众得到实惠。把基层党支部书记和党员干部作为贯彻落实党的政策的生力军,充分利用理论中心组学习、专题党课、辅导报告会、特色党日活动等载体,通过全面系统深入学、专题辅导学、交流研讨学,让基层干部努力把党的政策内容吃准吃透、学好用好,成为名副其实的“政策通”。加强对嘎查(村)级干部落实各项政策的监督检查,让基层党员干部努力把党的政策执行好、落实好,让群众更多感受到党的温暖。

深入基层,民意在一线掌握。完善党员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党员干部走进农村、企业、学校等基层一线,积极开展走访调研工作,记好“干部民情日记”,深入体察民情,增进与群众的感情。选派干部到嘎查(村)、社区、企业实践锻炼,搭建机关、基层联系渠道,建立民情采集点,及时广泛收集民情。探索建立“三级联动”走访机制和“四个一”包村整顿工作机制,对全旗114个嘎查村33个社区党组织进行“拉网”排查、逐一“过筛”,详细掌握基层开展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建强基层组织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富民党建“三链”工程与发展壮大嘎查集体经济等工作进展情况,把群众愿望、需求与党建项目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办好顺民意、惠民生的好事实事,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

深耕厚植,作风在一线转变。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防止文山会海反弹回潮,不发不切实际、内容空洞的文件,不开应景造势、不解决问题的会议,累计压缩各类会议、文件近35%。树立在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风向标,把基层作为干部成长的“主阵地”,持续加大干部基层实践锤炼力度。安排147名优秀干部到改革发展主战场、维护稳定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接受捶打磨炼,选派115名干部到建档立卡贫困嘎查村开展帮扶,大力选拔基层经验丰富,多岗位锻炼的干部。全旗正科级领导干部中,具有苏木镇基层一线工作经验的占比83%,以鲜明的用人导向引导全旗党员领导干部扎根基层、服务基层,提升本领,担当作为。推动职能部门派出机构逐步下沉至苏木镇(街道),推动“去机关化”,实现50%的机关工作力量下沉一线,直接服务群众,切实转变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促使干部向攻坚型、服务型、创新型、实干型转变,真正将工作溶入群众当中。

深究细研,问题在一线解决。持续深化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做好整改整治后续工作,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一项一项建账,一个一个销号,真正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截止目前,全旗各级领导班子共检视问题1461条,已整改1429条,整改率98%;“开门纳谏”问题263件,已办结232件,办结率88.2%。深入开展“百名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帮助基层解决产业发展缓慢、人畜饮水困难、人工造林缺乏技术指导等实际问题。成立阿左旗提振嘎查村集体经济发展“帮扶团”,累计投入发展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资金3152.9万元,帮助33个嘎查村实现了集体经济的再提升,推进农牧民增收致富。织密扎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基层党组织全覆盖组织网,将党建工作、服务群众、市容环境、安全稳定等纳入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加强“两长五员”队伍建设,努力做到需求在网格发现、信息在网格采集、隐患在网格排查、矛盾在网格化解、服务在网格开展、问题在网格解决,把问题化解在最基层。

深化服务,情感在一线融洽。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和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深化推进“融合党建”,成立区域化联合党工委和社区区域化联合党委,挂牌创设城市融合党建示范点9个,200多个盟、旗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街道社区党组织互亮资源清单,签订共建协议200余份,5075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打造特色党建品牌,围绕群众“日常事、操心事”,建立关爱帮扶机制,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形成党群融合一家亲的生动局面。开展“一村一党建品牌引领,一村一重点产业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嘎查村党支部活力赛,深入实施以“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为主要内容的“三链”工程,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积极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医疗救助、教育资助、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形成携手奔小康的生动局面。成立4个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集中踏查暗访工作组,深入全旗11个苏木镇和114个嘎查村, 通过“走村头”、“进地头”、“坐炕头”,深入基层一线,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把问题化解在基层、把矛盾调解在基层、让感情融洽在基层。(左组文)

(责编:刘泽、张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