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12小时

2020年04月04日08:35  来源:内蒙古日报
 

“那是我一生中最漫长且难忘的夜晚。”谈起精神高度紧张连续作业12小时的那一夜,曹彬至今仍感慨颇多。

曹彬口中的那一夜,是呼和浩特机场承接北京国际航班分流,首次保障国际航班的时刻。

3月19日,五部委联合发布公告,调整部分国际始发客运航班从指定第一入境点入境,呼和浩特被确定为第一入境点之一。

作为一名工龄16年的“老”民航人,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地面服务分公司值机服务部经理曹彬,主动请缨上一线。

3月20日,CA926(东京—北京)航班于18时50分降落,这是呼和浩特机场作为第一入境点要保障的首趟航班。在这次保障之前,曹彬和他的同事们已通过了穿脱防护服培训考试,并进行了两轮保障演练。

经过一下午的准备,当日17时,曹彬与同事们一起走进了机场。他们的工作任务是,保障国际航班行李转运。

“为了不把时间浪费在穿脱防护服上,并节省物资,我和同事们当天都没吃晚饭。”曹彬说,真的很怕保障期间上厕所。

虽然培训时感觉自己掌握了要领,演练时也考虑了能想到的所有问题,但真正到了一线,曹彬才发现,现场远比想象的要复杂。

首先是对长时间穿着防护服的不适应,厚重的防护服使他们工作起来非常别扭。再加上工作时间长,大量的体力劳动让他们汗流浃背,捂在防护服里,护目镜上满是哈气。搬运工作进行到最后时,连行李箱的拎手都看不到了,基本就是“盲搬”。

其次是心理和体力上的挑战。“我们知道,很多旅客为了回国,多次辗转。长时间坐飞机,又不敢吃喝,下机时他们已经非常疲惫。为了缩短取行李的时间,我们必须加快搬运行李的速度。”曹彬说。

但是,旅客们的行李箱必须通过消杀、X光照射等流程,各流程都需要一定的搬运时间。再加上国际旅客出行就像搬家,行李太重了。“那时已不知道是凌晨几点,只记得天气很冷,行李箱很多。我们几个人不停地搬,浑身被汗洗了,怎么也搬不完,最后累到麻木。”曹彬说,保障完才知道,自己和同事竟把208件国际行李搬运了多趟。

走出机场大厅时,已是次日清晨。不知不觉过去的12小时里,忙碌让他们忘记了饥饿,忘记了寒冷。

“那一夜,就像做梦。不停地现场沟通,2个对讲机和手机都没电了。脱防护服时,发现鞋套也破了,特狼狈。”曹彬自嘲道。

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酒店后,曹彬却无法入睡。他不断地反思首次保障遇到的问题和难题,一条条总结下来后,提出解决方案,并汇报给了领导。

安心了的他,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然而,3小时后,保障第二趟国际航班的准备现场又出现了他的身影……

“严防‘输入’,保障大家的身体健康,一切都值得。”简单的一句话,是曹彬最朴实的心声。(记者 梁亮)

(责编:刘泽、张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