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春节假期,进入战斗状态。内蒙古生态环境系统全体固废工作人员全面投入加强医疗废物处理处置环境监管和调度指导,确保全区28家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确保处置能力不下降,迅速形成和保证了日处理处置114吨医疗废物和108辆专用车辆的收集运输能力,整体上完全满足自治区疫情医疗废物处置需求。
自2020年1月20日至2月5日,累计安全处置医疗废物量为580吨。
“疫情就是命令”,1月20日,内蒙古生态环境厅紧急安排部署全区医疗废物处置工作,成立了由分管副厅长任组长的全区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组,连续召开厅党组专题会议和厅长办公会议,研究部署医疗废物处理处置相关工作。先后下发加强疫情医疗废物环境管理、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管理和生态环境应急监测等5份文件,每日调度环境监管执法、医疗废物处置等情况。
1月23日,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出现疫情,呼伦贝尔市生态环境局制订应急处置预案,鉴于旗县之间路途较远、冬季交通运输困难的特点,对备用的4套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设施进行评估并制定应急处置程序和流程,报请呼伦贝尔市政府批准后启动。1月26日通辽市经济开发区出现疫情后,通辽市生态环境局报请通辽市政府同意,增加化学处理法处置能力每日15吨。锡林郭勒盟生态环境系统共出动89人次,对全盟医疗废物经营处置单位、各旗县市(区)人民医院等医疗废物处置情况进行了系统排查,要求加强防护力度,加强应急防护物资储备并补充完善应对新型肺炎疫情的应急预案。巴彦淖尔市在发现确诊病例后,立即启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废物管理应急预案》,紧急调派2辆专用车辆对疫情医疗废物进行专人负责、专车拉运、建立独立台账,填写单独联单,保证日产日清。
同时,全区不断加大监管力度。一是各盟市生态环境局制定完善医疗废物应急处置预案,及时应对解决医疗废物处置能力不足、设施运行负荷率高、处置设施维修检修等问题。二是现有处置单位要在既有应急预案基础上,针对本次疫情补充完善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医疗废物得到及时、有序、高效、无害化处置。三是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密切与卫生健康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强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全过程的环境监管,对疫情医疗废物专人管理、及时收集、双层包装、分类存放、标识醒目、记录规范、联单转移,严格执行“日收集、日转送、日处置”要求,实行日巡查、日报告制度。包头市强化对医疗废物运输、处置监管,共出动检查人员76人次,检查医废处置单位和焚烧点19家次,对医疗废物运输、处置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优先做好定点救治医院医疗废物的运输处置工作。兴安盟结合部门职责,重点抓好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医疗机构废水安全处置、城镇污水处理和饮用水源地安全监管,加大现场检查指导力度,阻断病毒传播途径,严防污染事故。(杨爱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