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文代表:把牢生态优势 打好绿色发展“组合牌”

2020年01月16日11:52  来源: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樊文代表接受记者采访。

人民网呼和浩特1月16日电(陈立庚 实习生 和煜)“好草养好牛、好牛产好奶’,种是养的基础,要在乌兰布和沙漠中搭建优质牧草基地首先要加大生态保护和管理的力度。”内蒙古自治区人大代表、磴口县委副书记、县长樊文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农产品和生态是紧紧地绑在一起的,如果生态出了问题,那么就会让依托生态的农牧业黯然失色。与此同时,还要结合地方自然资源优势,打好绿色发展“组合牌”。

凭借优质牧草争占高端市场

养殖奶牛是磴口县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抓手。经过多年培育,现如今该县境内有蒙牛、圣牧高科、乌兰布和乳业三家龙头加工企业,自建和带动农户规模化养殖奶牛总数达到了12万头。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振兴奶业的政策红利正在逐步显现。樊文说,“特别是近几年,磴口县以有机奶生产为主攻方向,借助‘天赋河套’品牌优势,争占高端市场,现日产鲜奶达到1550吨,其中有机鲜奶940吨,年供应量占到全国有机奶市场的一半以上。”

“布小林主席也非常重视优质牧草基地的建设工作,”樊文表示,2019年,布小林主席曾三次来到磴口县田间地头调研指导试点工作,并写进了本次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磴口县计划2020年建设20万亩优质牧草基地。同时,在2023年之前,将蒙牛和圣牧高科的有机优质牧草基地落户该县。

依托生态旅游打造县域特色产业

磴口县位于巴彦淖尔市最南端,东临黄河,西靠乌兰布和沙漠,境内资源独特,有“七沙二山一平原”之称。2017年,被国家农业部评定为全国奶牛养殖大县,2018年,被国家林草局评定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

“山、水、林、田、湖、草、沙,七要素咱磴口县都具备,”樊文说,为打造符合当地县情的特色旅游产业,该县不断加大旅游方面的投入。同时,结合游客现在的消费需求,精心地打造了沿河、沿山、沿沙3条旅游线路,30多个景点。生态和扶贫供给相结合,发展农家乐、渔家乐、牧家乐。产业振兴、乡村振兴相结合,产业围绕旅游做,旅游带动产业兴。

时至今日,2019年磴口县游客人数达到150万,综合旅游收入接近10个亿。“旅游业是一个朝阳产业,特别是磴口县主要的旅游形式是家庭式旅游和度假旅游。”樊文指出,根据不同的消费的需求,磴口县也在寻找更加符合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结合点。

没有生态就谈不上发展

“生态保护和发展不是对立的,没有生态就谈不上发展,绿色发展就需要在发展过程当中统筹好生态保护的问题。”樊文表示,磴口县不能走企业开发先破坏再治理的老路。现在必须针对以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强弱项、补短板。

樊文说,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针对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问题,首先要以大保护大治理为前提,加强对生态的保护;其次要保障黄河的长治久安;最后,要推动节约用水,把生态治理、绿色发展、产业整型和乡整型相结合。

樊文建议:

一、认真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奶业振兴的实施意见》,对奶牛养殖大县在项目上给予同等条件中优先倾斜,推动乳业集群绿色发展的同时,带动当地农牧民增收,并持续改善乌兰布和沙漠生态环境,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如:粮改饲项目、病死畜处理、牲畜粪便无害化处理、草牧业试验试点项目、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等。

二、苜蓿是优质饲草的主要品种,也是有机饲草料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基地面积的20%。但种植和管理成本也相对较高,目前国家和自治区的项目补贴为600元/亩,且为一次性补贴,难以调动企业和农户种植的积极性。建议在项目补贴的基础上,另安排一部分资金给予奖补,总补贴额度在1800元/亩左右为宜。

三、建议在确保“专款专用”的前提下,给予基层政府对奖补资金分配上更多的主导权,并根据企业和农户在基地建设的基础投入及完成量和质的不同,采取差异化补贴办法,多投多补、少投少补,以体现公正和示范带动效应,真正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责编:刘泽、张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