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脸,面色微黄,留着寸头,说话时满是微笑。路长山拿起采摘草莓的塑料小筐,走到一垄一垄碧绿的草莓秧苗中采摘草莓。草莓一半红、一半绿,散发着诱人的果香。不大一会,塑料的小筐中就满是红彤彤的草莓。摘下来的草莓咬一口,汁水顺着嘴角往下直淌,感觉特别的甜。
查看草莓的品质。
此时通辽大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片银白色的世界。而这里——通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辽河镇平安堡村农民路长山家1600平方米的种植草莓的温室里却是一片春意盎然。从冬天到春天,仿佛一瞬间就完成了转换。“我的草莓现在就可以上市了”路长山一脸的笑容。
查看温度,每天重要的工作。
“昨天草莓采摘的收入是800元。”路长山今年48岁,一家5口人,靠着草莓、葡萄观光旅游采摘,年收入20多万元,路长山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新的一年里,我要自加压力,有压力才能有动力嘛。”说起种植观光旅游采摘业的发展来,他说,2015年,他抓住这里离市区近,市民近郊旅游休闲观光的需求愈来愈大的契机,投资30多万元建设了种植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草莓、葡萄采摘园。采摘园建成之后,他对土地采取“半年种植,半年休息”的做法,让土地得到休息,不过度向土地要效益,此举使他的草莓品质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每天前来采摘的市民络绎不绝,还有老外慕名前来采摘草莓。
刚刚采摘下来的新鲜草莓
路长山称自己的事业是由“红”到“紫”,简称“红得发紫”。“红”就是火红色的草莓,靠着这个红色的产业,他在半年的采摘期,平均每天收入1500元,真正实现了“日进斗金”。那么,在种植草莓土地休息的半年时间里,路长山干什么呢?他笑着说,“紫”就是葡萄采摘业。他经营的也是红红火火。从每年的6月到12月,他种植的巨峰、蜜汁葡萄一样受人欢迎。路长山是土生土长的平安堡人。他脑瓜灵活,勤劳肯干。靠着一“红”一“紫”种植休闲旅游观光采摘园,他和妻子拉扯大了一对儿女。说起2020年的发展规划来,他说要实现由“红”“紫”向“黄”的转变,新的一年里打算发展黄牛养殖业,实现种植业、养殖业齐头并进,多种经营。(杨朝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