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9年重返亞運會內蒙古拳手李倩奪冠

李倩奪冠。記者 孟和朝魯 攝
一名運動員的職業生涯有幾個9年?從仁川到杭州,從銀牌到金牌,內蒙古拳擊運動員李倩再次站上亞運會賽場,如王者歸來,盡情享受為她響起的掌聲和歡呼。
10月4日下午,李倩在萬眾矚目下站上杭州亞運會拳擊項目女子75公斤級決賽擂台。“李倩,加油!”“中國隊,必勝!”……全場觀眾化身最強后援團,無數雙眼睛聚焦賽場,期待冠軍加冕。
決賽中,李倩迎戰的是來自印度的世錦賽、亞錦賽雙料冠軍洛夫利娜·博爾戈哈因。首回合,李倩進攻積極主動,3位裁判給李倩打出了10分。第二回合,李倩狀態依舊,完全佔據場上主動,所有裁判都給她打出了10分,反觀洛夫利娜·博爾戈哈因,卻因警告被扣掉1分。第三回合,4位裁判給李倩打出10分,最終李倩點數5比0以絕對優勢輕鬆取勝。這是李倩職業生涯的首枚亞運會金牌,也是中國拳擊隊在本屆亞運會上的第二枚金牌。
賽后,李倩回顧決賽的較量,她說,因為我們兩人有過交手,所以打起來比較熟悉,會出現比較膠著的局面,通過賽前的主場技術分析和貫徹教練安排的技戰術,我發揮得很不錯。
“這是我第二次參加亞運會,能拿到金牌很激動!”如願奪冠,李倩滿臉寫著開心。李倩說:“2014年仁川亞運會沒有拿到金牌,有些遺憾。在這9年時間裡,我一直在努力訓練,通過國內外的大型比賽磨煉自己,拿到這枚金牌也很不容易。”
金牌的“成分表”裡,有天賦還遠遠不夠,要加上絕對比例的勤奮。由於身高臂長,李倩起初被教練相中練籃球。2007年,李倩被中國拳擊隊教練哈達巴特爾慧眼選中,進入內蒙古拳擊隊。經過無數個日夜的能量積蓄,李倩從2012年開始嶄露鋒芒。2012年,她幾乎包攬了女子拳擊75公斤級的國內所有冠軍。2013年第十二屆全運會、2014年仁川亞運會、同年的世錦賽及2015年亞錦賽上,李倩不斷收獲獎牌。2016年,首次參加奧運會的李倩拿到了女子75公斤級的銅牌。東京奧運會李倩再次代表國家隊出戰,收獲女子75公斤級銀牌,也創造了內蒙古運動員在境外奧運會中最好成績,成為內蒙古女子運動員首個獲得奧運獎牌的人。
今年33歲的李倩稱得上是拳擊賽場上的一員老將了。越過山丘,李倩仍然一腔熱血,期待實現對自我的再一次超越。李倩說:“通過亞運會我也拿到了巴黎奧運會的資格,所以接下來,就是好好備戰巴黎奧運會!”(記者 柴思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