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興 安 盟

科右前旗: “曉景能人”帶動農牧民有富同享

2023年06月01日09:18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近日,走進興安盟科右前旗大石寨鎮永合村張曉軍的平菇種植大棚,隻見他正在採摘肥碩的平菇,一筐筐、一箱箱,好不氣派。“這些菌棒平均每天能產平菇700斤,平菇市場銷量好不愁賣,主要銷往烏蘭浩特市泰華市場和霍林河市等地,每年收入能達到100余萬元。”張曉軍說。

  作為“曉景”式鄉村產業發展帶頭人,張曉軍在帶領鄉親致富的道路上忙得不亦樂乎。永合村村民李曉明在張曉軍的帶動下,2021年開始種植平菇,今年他種植了1萬棒食用菌,預計年收入5萬余元。“以前我一直在外地打工,賺得少還辛苦,現在跟著曉軍一起種植平菇,不僅能掙到錢,還方便照顧家人,這樣的生活太好了。”李曉明說。此外,張曉軍還向本村農戶收購玉米芯作為制作食用菌棒的原材料,這也讓80戶村民又多了一份收入。

  除了種植食用菌外,張曉軍還發展林果產業,為了打通林果銷路,他通過拍攝短視頻、成立高端水果微信群等方式拓展線上銷售市場。在收果繁忙時節,張曉軍每天可雇佣40余名村民採摘林果,帶動村民增收的同時,小小的林果也在他的努力下走出鄉村,銷往北京、上海等全國50余個市縣。僅2022年,張曉軍就為周邊130余戶果農銷售林果170萬斤,戶均增收1.5萬元。“我家的沙果就是張曉軍幫著賣的,賣了5萬元呢!”永合村村民梁紅廣高興地說。

  說起科右前旗俄體鎮,出名的不隻有爽滑勁道的俄體粉條,還有當地的特色美食粉面水晶餃子。這種用馬鈴薯粉做的餃子,不僅讓外皮油亮透明,隱約見餡,還讓餃子口感更佳富有嚼勁。在俄體鎮經營了7年飯店的高振明夫婦,因其拿手的水晶餃子吸引了諸多食客前來品嘗。2020年,夫妻倆決定開廠專門生產速凍水晶餃子,讓更多的人吃到俄體美食。

  “這些水晶餃子特別受歡迎,常年供應東北三省,僅2022年公司就收入300多萬元。目前,我們又接到了來自北京的新訂單,接下來,我們還打算利用直播帶貨,讓俄體鎮的水晶餃子銷往大江南北。”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俄體鎮“曉景”式鄉村產業發展帶頭人、世鑫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高振明說。

  世鑫食品有限公司在發展壯大的同時,積極踐行企業責任,就地吸納周邊村屯42名村民進廠就業,帶動人均月增收3000多元。

  “我身體殘疾,行動不便,沒人願意雇我干活,世鑫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了解我的情況后,就給我找了份給水晶餃食品包裝袋打標簽的工作,每個月能賺2400元。家裡孩子正在上大學,很多地方需要用錢,這個工作對我的幫助太大了。”在廠務工的劉貴忠告訴記者,高振明考慮到他行動不便,每當需要打標簽時,高振明就會開車拉著包裝袋來到他家,讓他在家就能輕鬆把錢賺。

  “我們合作社生產的70噸馬鈴薯粉都賣給了世鑫食品有限公司,省心又省力就把錢掙了。”俄體鎮天甲粉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朱天甲介紹,通過和世鑫食品有限公司合作,發展“公司+合作社+種植戶”的銷售訂單收購模式,不僅讓合作社每年帶動當地100多名村民就業增收,還讓馬鈴薯種植戶每畝地效益提高400余元。

  自2022年興安盟實施培育農村牧區產業發展帶頭人“曉景計劃”以來,在科右前旗這片熱土上涌現了一批致富帶頭人,他們有技術、有理想、敢打拼,靠自己勤勞的雙手開辟了“紅火產業”,帶動了村民實現共同致富。截至目前,科右前旗已培育“曉景能人”367人,年經營收入累計達2.26億元,累計輻射帶動1.2萬農牧戶年均增收5000元,總增收6000余萬元。(記者 高敏娜 實習生 張昕陽)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