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自治區“擔當作為好干部”何小龍: 實驗室設在羊圈裡 論文寫在草原上

2022年12月03日08:45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何小龍在實驗室分析數據。(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他不是養羊人,卻是最了解羊的人﹔他不是牧民,卻是牧民的貼心人。12年來,他扎根在農村牧區,用自己的專業專長造福百姓。他就是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家畜種質資源研究室主任、研究員何小龍。

  提起何小龍,熟悉他的人都會毫不猶豫地把他和羊聯系在一起。2010年,何小龍畢業於內蒙古農業大學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專業,取得博士學位。從小在農村長大的他對農業科研有一種特殊的情感,畢業后來到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工作,一直奮斗在肉羊科研與生產的第一線。

  何小龍的工作都在圍著“羊”轉。“肉羊是內蒙古產值超500億元的優勢產業,羊肉產量穩居全國第一位。同時,內蒙古羊品種資源豐富,現有羊品種資源30多個,這些寶貴的品種資源將有利於推進內蒙古肉羊產業發展。”何小龍說。

  種業振興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摸清種源家底。何小龍帶領團隊常年深入農村牧區,歷時6年時間,累計完成內蒙古13個主要綿羊品種共計17973份遺傳材料的收集、保存工作,為內蒙古肉羊品種選育提供了可靠的育種素材。

  “一個方案的驗証往往要經歷不計其數的反復測試,我們很多實驗都是晚上加班加點做出來的。”何小龍說。因為他知道,干畜牧科研工作,就得不怕苦、不怕累。

  “隻有從羊圈中發現問題,才能獲得第一手科研資料和數據,才能做出真正接地氣的成果來!”這是何小龍常常對團隊說的一句話。他說到了也做到了,進羊圈不在話下,也時常和羊倌同吃住。

  蒙古羊是內蒙古草原畜牧業的典型代表,保護好這些優質種源至關重要。每到肉羊屠宰季節,團隊所有成員都到牧區屠宰場進行長期蹲點。團隊通過多年的測定與數據收集,累計測定蒙古羊尾型數據1000余份,脊椎樣品數據9000余份。經過多年反復實驗與探索,最終選育了蒙古羊多脊椎和短脂尾新品系。

  據了解,項目核心區6月齡羊平均體重為36.85kg,對比普通蒙古羊多脊椎個體6月齡平均增重2.35kg,群體多脊椎比例從最初的57.09%上升至86.23%﹔短脂尾蒙古羊尾巴平均縮小50%以上,尾脂重量平均減少1.85kg,每隻羊新增收益150-200元,累計改良地方蒙古羊91.97萬隻。“多脊椎和短脂尾蒙古羊選育及關鍵技術集成示范”成果榮獲2020年內蒙古科技進步一等獎。

  規模化舍飼養殖是內蒙古肉羊產業發展的方向,而應用現代繁育生物技術,培育適合於規模化舍飼養殖的新品種是提高養殖效益的關鍵所在。

  何小龍敏銳地發現,由於具有發展規模化舍飼肉羊養殖得天獨厚的飼草料資源,在以興安盟為核心的東北肉羊產業帶上出現新的肉羊產業增長點。但是,缺乏適合規模化養殖的品種和技術成為當地發展肉羊產業的一個“瓶頸”。針對這些問題,何小龍有預見性地帶領團隊制定育種技術路線,開展了適合於該地區規模化舍飼肉羊新品種的培育工作。

  經過5年的持續攻關,在反復測定與實驗的基礎上,適合於興安盟地區養殖的“興羔肉羊”新品種已初見端倪。目前,該品種總群體規模達2萬隻,繁殖率達到218%。舍飼條件下每年每隻基礎母羊可獲得羔羊3.3隻,每隻母羊年養殖淨利潤達2367元,示范帶動效果顯著。“興羔肉羊”品種的成功培育將對內蒙古東北地區規模化養殖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年辛勤耕耘,何小龍和他的團隊碩果累累。他先后被評為自治區“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創新人才、自治區“321”和“511”工程人才﹔先后獲得自治區科技進步一等獎、自治區農牧業豐收一等獎,參與培育肉羊新品種3個,授權專利10項﹔2022年9月,被自治區黨委授予了“擔當作為好干部”榮譽稱號……

  “我的實驗室設在羊圈裡,論文寫在草原上,我將堅守科研一線,做草原‘牧羊人’。”何小龍說。(記者 韓雪茹)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