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准格爾旗社會經濟工作亮點推介

准格爾旗:這個“朋友圈”強了組織力 帶活村集體 富了老百姓

2022年11月21日11:33 |
小字號

新時代鄉村資源如何共建共享、鄉村經濟如何更好迸發活力、鄉村社會治理如何更加精准高效,是基層組織在推動鄉村振興中面臨的重要課題。為破解這一課題,准格爾旗立足一個“聯”字,突破村域界限,以區域化聯合黨委為載體,聯動筑強堡壘、聯融發展資源、聯享效益紅利,形成科學合理高效、合作互利共享發展模式,強了組織力、帶活村集體、富了老百姓。

聯學聯考,“頭雁”計劃筑強嘎查村黨組織組織力。

組織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根本和保障,嘎查村黨組織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心骨”,組織力強了,“主心骨”強了,鄉村振興才會得以順暢推動。為加強村級組織建設,准格爾旗實施“頭雁計劃”,通過聯學、聯考,讓大家跳出小環境,融入“大圈子”,開拓視野學先進、找差距,補短板。

今年,准格爾旗在全旗范圍開展嘎查村黨組織書記“擂台比武”,並確定今后每年按照10%的比例,聯評優選鄉村振興“明星書記”,大家同台亮業績,展現自身實績和特色亮點,學習其他村先進經驗和典型作法。

為使村干部隊伍具備挑起農村產業發展大梁、帶領農民致富能力,准格爾旗還按計劃、分批次組織鄉村振興帶頭人隊伍專題學習班,與鄂爾多斯生態職業學院、鄂爾多斯市鄉村振興專業人才服務中心等院校、教育機構合作,2022年舉辦嘎查村黨組織書記集中培訓班、嘎查村干部鄉村振興專題輪訓等旗級培訓班21期,通過現場觀摩教學、班級宣講分享、微信平台發布等方式交流體會、切磋技能,把問題帶到學習班上討論,把辦法帶回村裡頭實踐。

同時,建立嚴明的考核制度,對嘎查村“兩委”班子及成員實施年度績效考核,形成“基本報酬+績效考核+配套保障+村集體經濟獎勵”四位一體報酬待遇體系,旗財政每年預算1000萬元進行獎勵,激發嘎查村干部干事創業活力。

聯產聯創,區域共建帶活村集體經濟發展前景。

有了激勵機制,強了組織力,怎樣才能更好發展村集體經濟?單打獨斗不能滿足現代農牧業發展需求。准格爾旗創建區域共建模式,由旗委組織部統籌、鄉鎮黨委牽頭,將“地域相連、條件相近、人文相融、優勢互補”的若干村子、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幫扶企事業單位聯合起來,成立區域化聯合黨委,聯合黨委書記從鄉鎮機關科級干部中擇優選派,實現“組織聯建,活動聯誼,產業聯動,資金聯籌,市場聯通,利益聯享”的目標。在組織聯建的基礎上,在聯合黨總支統一領導下,突破村域界限,整合資源優勢,形成科學合理高效的綠色發展模式,跨村子成立規范的村集體企業,實行公司化運作,以“企業+黨組織+合作組織+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抓實農村黨建,拉動產業轉型,突出益聯結機制,營造生態、宜居、休閑、文明、富裕的和美鄉村。目前,共組建了4個聯合黨組織,打造了沿黃、百裡長川、納林川、㹀牛川4條各具特色的黨建示范帶,通過示范帶上59個村輻射帶動周邊99個村,實現全旗農村基層區域內黨建、文化、產業、生態等工作融合發展,整體提升,合力共建和美鄉村。

准格爾旗龍口鎮黨委牽頭統籌全鎮13個村、社區,注冊成立鎮屬國有公司﹔立足全鎮及周邊鄉鎮多井工煤礦的現狀,在龍口社區建成錨杆網片加工廠,主要生產錨杆網片等井工礦用產品和設施﹔通過召開股東大會研究,將錨杆網片廠承包給龍鑫工貿公司管理運營,一次性簽訂5年合同,每年租金200萬元,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村集體變股東”三大轉變,村集體每年可按持股比例獲得穩定收益。2022年8月首次分紅,龍口鎮13個村(社區)去年每村入股10萬元,今年每村領取翻倍分紅金額20萬元,可達260萬元。

准格爾召鎮立足資源優勢,村集體聯合和泰煤礦、營沙壕煤礦等19家駐地企業簽訂“萬牛”養殖項目肉煤置換合作協議。“萬牛”養殖項目採取“黨支部+村集體經濟公司+養殖企業+礦山企業+農戶”模式,村集體聯合公司將購買的肉牛基礎母牛與周邊農戶自養的肉牛委托駐地企業准格爾旗扑牛川現代農牧業開發有限公司進行培育,銷售統一由政府與19家駐地企業簽訂肉煤置換合作協議。簽約的6160萬元,不僅使肉牛銷售有了保障,還預計為村集體經濟帶來1000萬元以上純收入,項目收益將惠及該鎮9個村(社區)。這一創新舉措,富了村民,帶動產業發展,探索出一條企地共建、“二產拉動一產”,村民深度參與、穩定利益聯結的新路徑。

十二連城鄉北部沿河7個村聯合黨組織通過項目爭取、財政投入、企業幫扶等辦法,跨村謀劃產業,調整產業結構,形成綠色瓜果種植區域、休閑旅游水產養殖區域等特色集體經濟發展區域。其中的興勝店村瞅准綠色瓜果種植區域種苗需求量大、從外地調購經常存在不確定因素影響種植計劃這一商機,大膽探索種苗培育產業,謀定“村企共建”經營模式,堅持“支部主導、因地制宜、示范帶動、整體聯動”原則,成立鄂爾多斯市興創福綜合服務有限責任公司,整合180畝土地,新建了2.5萬平方米連棟冷棚配套實施育苗基地二期項目,開啟育苗之路,重點發展草莓、甜瓜、西瓜、蔬菜、水稻等育苗產業為本鄉及周邊鄉鎮村子提供種苗,快速推動集體經濟公司化運營。育苗基地項目建成后,種苗可實現就地供應,僅草莓苗和甜瓜苗就為當地村民每年節約購買種苗資金達191萬元,公司2022年收益預計可由2019年的25萬元達到100萬元以上。2021年,全旗158個嘎查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100%超10萬元,年收入100萬以上的17個,實現了1000萬以上“零”突破。全旗嘎查村集體經濟經營性總收入為8409.1599萬元,較上一年度(3797.358萬元)增長121.4%,平均每個嘎查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為53.22萬元。

聯益聯享,文旅融合增值為百姓再添致富紅利。

產業基礎扎實了,鄉村變美了,怎樣讓其進一步創新增值,從而帶動百姓進一步增收?准格爾旗把“棋子”落到發展旅游業服務業等行業上,借助一產二產豐富的發展基礎,通過文旅融合增值為百姓再添紅利。如今的准格爾旗鄉村,曾經一直務農的村民有了許多新身份:企業負責人、產業工人、直播帶貨網紅、鄉村旅游導游等諸多名稱。

百裡長川聯合黨委一改過去“各自為政”、分段經營的現狀,引領沿川10個村聯合承辦旗級重大節慶活動,主辦了長灘四月八民俗文化旅游節、百裡長川油菜花節等特色活動,創建“生態農業觀光文化旅游帶”共建品牌。納日鬆鎮購置火車皮以每年150萬元承包給伊泰集團,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各村通過機械租賃、入股分紅、物業保潔、綠化服務、礦區復墾等形式,建立礦業服務產業項目46個,為村民就業致富創造機遇。

十二連城鄉興勝店村在經營土地規模化經營的基礎上,創新發展“農家樂、採摘園、休閑觀光”等鄉村旅游業,通過鄉村旅游業、電商平台、網紅直播帶貨等方式帶活農副產品銷售。近幾年來,興勝店村家家戶戶種大棚,平均每棟每年純收入約5萬元,當地村民人均純收入26500元。同時,該村將育苗基地建在“家門口”,鼓勵有能力的村民就近到育苗產業項目基地打工,通過穩定和臨時兩種方式,育苗基地每天平均吸納30余名當地村民,每天每人可獲得110元薪酬,每人每年增收3萬元,目前,育苗產業已為村民提供了50余萬元的務工收入。

大路鎮則立足大部分村庄座落於黃河畔上、臨近工業園區等優勢,打造了小灘子村休閑垂釣游和黃河稻魚生態觀光園、大溝村荷花魚塘、苗家灘大棚採摘和文化觀光、烏蘭不浪村二官鎮沙地沖浪等鄉村旅游點,串點成線,文化交流,產品互市,抱團營銷,推動文旅融合增值為百姓再添致富紅利。該鎮的苗家灘社區探索出“黨支部+公司+農戶”產業發展模式,著力在大棚種植、設施養殖、分揀包裝及鄉村民宿、鄉愁文化旅游等項目上下功夫,持續壯大了產業,建成集現代農業、休閑旅游、田園社區為一體的鄉村綜合特色社區,實現了黨建融合、服務融心的基層治理新格局。今天的苗家灘,建成了准格爾旗首家鄉村美術館“三鄉美術館”,打造了農耕文化綜合智能展廳,為鄉村旅游注入文化內涵,吸引了游客,也吸引很多大型活動落戶這裡,僅今年就集中舉辦了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2022年戲曲進鄉村示范性惠民演出、“喜迎黨的二十大、農民豐收頌黨恩”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慶祝活動、“電商助農+鄉村旅游”模式助力消費幫扶賽等一系列活動。五一期間,苗家灘社區共接待游客3500余人,餐飲、採摘、民宿、其他服務共帶動消費13萬元。同時該鎮成功舉辦了汽車沙漠越野賽暨沙漠音樂啤酒節,收入近10萬元﹔舉辦了黃河稻漁生態觀光園“完美夏末,漁悅時光”嘉年華活動,接待游客2萬人次,旅游收入20萬。(張春林)

來源:准格爾旗委宣傳部

(責編:苗陽、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