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自治區“擔當作為好干部”王立梅:擔當作為沒有休止符

2022年10月09日08:33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王立梅參加新聞發布會宣傳解讀人才政策。(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近日,記者走進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專技處處長王立梅辦公室,隻見案頭上放著“送政策進高校進科研院所”的材料。“現在主要是在忙這個。”王立梅說,“近年來,自治區出台了多項激發人才創新創業的政策措施,但部分政策真正落地仍存在最后一公裡問題。近期要組織送政策活動,到多個單位宣講政策,聽取意見建議,積極盤活現有人才政策。”

  “說話清脆、辦事干練,是個篤行不怠的‘行動派’!”熟知她的人如此評價。王立梅在自治區人社廳系統工作近30年,以優良的工作作風,奮戰在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工作的最前線。

  在王立梅的字典裡,她“敢”字為先,勇於擔當,巾幗不讓須眉。在辦公室工作期間,她積極發揮參謀助手作用,撰寫的多篇文章被《內蒙古日報》《中國勞動保障報》等報刊採用。在自治區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承辦工作中榮立二等功。在信訪處工作期間,接待來訪700多批(次)、近3000人(次),有效處理了一批在全區有較大影響的信訪案件和上百件信訪積案,上訪群眾評價“她是個好人”。在職建處工作期間,從全區層面推動了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提高技術工人待遇實施意見等政策性文件出台,激勵更多技能人才創新創業﹔2019年在全區組織開展了職業技能提升三年行動,培訓技能勞動者110萬人﹔推動建立國家和自治區級技能競賽基地,組織內蒙古選手在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上實現競賽成績歷史性突破。

  2021年擔任專技處處長以來,她著眼服務人才強區戰略,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堅持破四唯、立新標,牽頭修訂了29個系列(專業)職稱評審條件,形成以激勵創新、能力和業績為導向的全新評價機制﹔對高精尖缺人才開辟職稱評審綠色通道,真正體現高端人才價值﹔對基層緊缺人才,組織“定向評價、定向使用”高級職稱評審,鼓勵更多人才服務基層、建功立業﹔釋放非公領域人才活力,可不受職稱逐級申報要求限制進行破格評審﹔組織制定博士后工作創新發展意見,僅今年上半年,人社部批准在內蒙古設立9個博士后工作站,達到全區多年設站總數的三分之一。

  作為一名70后干部,王立梅善於摸索總結、勇於開拓創新。她率先在廳裡提出推廣辦公自動化應用模式,實施的信訪五步工作法、“三個一線”矛盾排查預防體系及信訪“十心”文明工作規范得到了上級部門的充分肯定。針對自治區產業發展需求,突破性提出將內蒙古217個具有民族、區域特色的職業(工種)納入政府培訓補貼范圍,為更多勞動者創造學習技能的機會。針對技能人才短缺實際,實施了“百千萬”高技能人才培養計劃。履職專技處后,出台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制造業冠軍企業的職稱評審政策,鼓勵支持全部高校和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開展職稱自主評審,擴大用人單位自主權。為內蒙古師范大學爭取建立了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同時在推動呼包鄂烏一體化發展、優化營商環境、支持內蒙古大學“雙一流”建設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創新支持舉措。

  王立梅常說,隻有用心用情,換位思考,才能真正幫助百姓和服務對象排憂解難。

  在職建處期間,圍繞技能扶貧工作,她制定了“四個精准”造血式扶貧工作方案,提出建立“兩台賬一平台”精准管理工作方法,當年全區識別出的1.9萬多名貧困勞動力,全部精准對接培訓。積極應對常態化疫情防控,組織開展線上培訓,全區分19批發布線上培訓平台199家,累計注冊培訓12萬人次﹔全區發放以工代訓培訓補貼資金7.2億元,惠及21428家企業、42.7萬名職工,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到了專技處,圍繞助力鄉村振興,推動了鄂爾多斯紅蔥種植、興安盟水稻栽培等30多個專家服務基層項目實施,並主動爭取北京博士后服務團對口合作項目,北京市援助呼倫貝爾市建設心臟疾病診療中心和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等項目已見到成效。

  談到榮譽,王立梅說:“能得到這份殊榮,離不開廳裡好的干事氛圍和領導、同事們心往一塊想、勁往一塊使的凝聚力,這是組織的褒獎,更是對我的鼓勵鞭策。擔當作為沒有休止符,我將珍惜榮譽,再接再厲,在將來的工作中繼續展現新擔當、作出新貢獻,永不愧對‘擔當作為好干部’稱號。”(記者 梅剛)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