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林郭勒市優化營商環境增添發展活力

推行“承諾制改革”模式,加快推進項目落地開工﹔打造通遼市首個菜單式“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的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服務中心﹔實現一般社會投資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37個工作日……
一個個改革舉措,折射出霍林郭勒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不懈努力。今年以來,霍林郭勒市連續打出優化營商環境“組合拳”,為企業送政策、解難題、優服務,全力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服務前置,當好項目建設“勤務員”
在霍林郭勒市,內蒙古靖帆9萬噸鋁板基深加工新材料項目從簽約到土地挂牌,一共用了不到5天的時間,在企業簽訂用地合同后3天內,核發了施工通知書。截至目前,今年新招商引資的項目按照承諾制開工項目9個。
為全面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攻堅年”部署要求,該市根據氣候條件不利、工期短的實際情況,積極探索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實施“拿地即開工”、多証齊發等,通過“並聯審批、容缺受理、會商聯審”等多種措施,進一步壓縮項目手續辦理時間,強化政府靠前服務,為項目提前開工至少節省25天,平均節省時間53%。同時,全面推進“幫辦代辦”護航行動,為建設項目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務,開辟綠色通道,及時掌握項目進展情況,梳理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問題,安排專人對企業需要辦理的開工前期手續幫辦代辦,促進項目建設。目前,累計完成幫代辦事項258件,協調推進市本級工程建設項目142個,極大地改善了招商引資企業服務體驗。
端口前移,搭好便企利民“服務站”
“現在辦社保業務太方便了,在家門口就能辦,過去要跑到市內,來回一個多小時,現在在社區辦理,不僅節約了時間,還很便利!”8月30日,新六十棟社區退休職工劉奎斌在社區很快查詢到自己的養老金待遇,工作人員還向他介紹了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登記、社會保險待遇信息查詢等30余項人社業務可以在社區辦理。
為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不斷增強便民利企服務水平,持續提升服務質效,努力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年初以來,霍林郭勒市加快政務服務“三化”建設,制定了本市級“就近辦”改革實施方案、實施細則及人社系統、醫療保障系統工作細則,並在全市1個蘇木、4個街道、5個村(嘎查)、18個社區的便民服務中心、便民服務站推動了“綜合一窗”“就近辦”服務全覆蓋。目前,首批53個“就近辦”事項已經實現了打通“三級”政務服務體系的目標,群眾辦事可以實現“就近能辦、樓下能辦、多點可辦、少跑快辦。同時,推動線上政務服務平台和線下實體政務服務大廳的融合發展,“就近辦”窗口工作人員通過提供指導服務,居民企業在部門網廳等線上政務服務平台上,可以實現“不出門”在家辦事。
護商安商,筑牢法治“防護牆”
“我代表我們企業感謝法官耐心的調解解決了我們的用工矛盾!”“感謝法官為我們悉心調解,我們才能這麼快收到經濟補償金!”在達成調解后,雙方當事人紛紛向法官表示感謝。近日,霍林郭勒市人民法院企業審判法庭調解了7起勞動爭議糾紛案件,緩和了雙方矛盾,減輕了企業和勞動者訴累,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
年初以來,該市司法行政部門組成“法律服務幫幫團”,深入50余家企業開展開展“法治體檢”助企健康活動,用法治之手為各類市場主體架起一張“防護網”,讓營商環境更溫暖,企業經營更有安全感。同時,結合實際,創新工作方式方法,集成政法委、檢察院、組織部等十余家重點單位的服務職能,成立了通遼市首家“一站式”優化法制化營商環境服務中心,針對企業從開辦、運營到注銷等“全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提供全方位服務,推動惠企政策落地落實。完善金融司法服務體系,挂牌設立金融審判法庭,成立專業化金融審判團隊,重點對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民間借貸等相關糾紛進行審理,保障金融案件專業化、集約化、精細化審理,暢通金融案件審判的“快車道”。目前,共受理金融借貸糾紛案件1078件,標的25629萬。 (美麗)
來源:霍林郭勒市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