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赤峰

300年“塞外藥鄉”:加速打造中蒙藥材產業鏈

2022年07月26日07:54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赤峰市喀喇沁旗牛家營子鎮榮興堂藥業生產車間,工作人員在制作黃芪片。

  千頃綠疇平似掌,株株藥苗動鼻香。盛夏7月,走進赤峰市喀喇沁旗牛家營子鎮中蒙藥材種植基地,藥田裡的北沙參、桔梗正長勢喜人,清風拂過,帶來陣陣藥香,沁人心脾。

  “我們這裡種植中蒙藥材已有300余年的歷史,這裡屬於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降雨量少,土壤肥沃,晝夜溫差大,種植根莖類的中藥材不易爛根,且能增加有效成分的含量。”牛家營子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站站長王宏偉指著一眼望不到邊的綠色藥田介紹。

  牛家營子鎮是我國北方道地中蒙藥材主要產地,也是全國重要的中蒙藥材產銷集散地之一。其中北沙參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80%,桔梗佔全國總產量的60%,被譽為“中國北沙參、桔梗之鄉”。近年中蒙藥材市場發展形勢良好,尤其是桔梗、北沙參等藥材實現了量價齊升,桔梗價格比去年上漲20%,畝均增收800元左右,北沙參每斤達到25-30元,與去年比幾乎翻番增長。

  通過政府引導、企業帶動、農戶參與的聯動發展,喀喇沁旗逐步形成了規模化、規范化的生產經營模式,種植方式90%以上都是仿野生種植,翻地、播種、施藥、移栽和起收基本實現機械化,中蒙藥材從最初一家一戶零散種植逐步向企業和合作社規模化種植模式發展。

  目前,喀喇沁旗累計推廣種植北沙參、桔梗、防風、蒙黃芪、牛膝和赤芍等27個道地藥材品種,全旗藥材種植面積超過10萬畝,500畝以上種植基地就有69個,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種植30多萬畝,全旗現有中蒙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132個,已培育和發展醫藥企業31家,年生產顆粒、飲片、醬菜等藥材深加工產品達到20萬噸,產品交易額超過10億元。

  走進牛家營子鎮榮興堂藥業有限責任公司藥材加工車間,工人們正在進行藥材切片、炮制、包裝等流水線作業,處處是忙碌的景象。

  “我們公司以種植、收購、生產及銷售中蒙藥材為主,同時還下設中蒙藥飲片加工廠、中蒙藥材出口加工廠等,產品不僅銷往全國各地,還出口到日、韓等國家,得到了市場的認可。”榮興堂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於榮對記者說道。

  離車間不遠處,是正在緊張建設的內蒙古中蒙藥材標准化生態產業園,該項目計劃打造成一個集生產加工、產品交易、倉儲物流、休閑觀光、康養保健、科研培訓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產業示范園區。項目由榮興堂藥業和當地另一家中蒙藥材龍頭企業共同建設,規劃總面積1000畝,概算總投資16億元,項目一期預計明年7月份投入使用。

  “項目全面建成后,將推動中蒙藥材種植、倉儲、加工、交易、配送、康養全產業鏈條發展,爭取未來3-5年,交易額達到50-100億元,帶動就業10000人,打造中蒙藥材規模化、規范化、標准化發展的產業集群。”於榮充滿信心地說。

  牛家營子鎮往南20多公裡,是喀喇沁旗錦山鎮西溝村,當地的300畝中蒙藥材試驗示范基地負責開展中蒙藥材優良品種選育、野生資源馴化、種子種苗擴繁等工作。

  “目前我們已培育10個品種,下一步將繼續加大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利用生物技術在原生態種植過程中全程介入,在保証藥材品質的基礎上增加產量,使道地藥材生產提質增效,加快喀喇沁旗中蒙藥材種業振興進程。”負責中蒙藥材試驗示范基地運營管理的赤峰市淇藝機械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從種苗培育到藥材種植,從生產加工再到藥材交易,為充分利用好道地藥材主產區優勢,“塞外藥鄉”喀喇沁旗正加速打造完整的中蒙藥材產業鏈。

  “下一步,喀喇沁旗將推進中蒙藥材向‘中蒙藥材+’研學實踐教育、旅游、美食等多元化、精細化方向轉型,盡快實現中蒙藥材產業整體升級,把中蒙藥材產業培育成為地區優勢產業、品牌產業、富民產業。”喀喇沁旗委書記房瑞說。(記者 高慧 金泉)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