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興 安 盟

家門口的“文化盛宴”

——科右前旗通過“逐夢鄉村·我們的舞台”提升群眾幸福感

2022年05月24日09:13 | 來源:興安日報
小字號

  文化如水,掀動起萬千活力——惠人,育人,樂人。4月初,科右前旗邁開了“逐夢鄉村·我們的舞台”農牧民文藝活動服務步子,奏響了一曲曲余音繞梁、不絕於耳的文化之歌。

  “家門口就能看演出,還能參加表演,真是特別高興呀!”家住前旗俄體鎮全勝村的村民宮淑雲剛剛下場,興奮地和姐妹們聊著。雖然已到古稀之年,可愛唱愛跳的她自參加老年廣場舞隊后身體變好了,生活也快樂了。

  如果說城市書房是閱讀、學習的靜態文化空間,那麼“逐夢鄉村·我們的舞台”就是分享、互動、交流的動態空間。家住前旗歸流河鎮光明社區居民張淑霞高興地說:“咱農村人不愁吃不愁穿的,咱也需要這樣的生活,希望今后這樣的活動越來越多。”

  “逐夢鄉村·我們的舞台”活動內容包羅萬象:歌曲、情景劇、小品、“三句半”等等。大合唱《歌唱祖國》表達了農牧民群眾對黨和國家的無限熱愛,唱出了對鄉村振興的美麗希冀,將現場氣氛直接拉滿﹔情景劇《婆婆也是媽》折射出新時代新農村好家風﹔《防疫政策您記牢》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詼諧的表達方式,營造了人人參與疫情防控的濃厚氛圍﹔獨唱《再唱烏蘇裡》、安代舞《天邊的雲》等等節目讓群眾盡享“文化大餐”。尤其是在前旗阿力得爾蘇木,不僅為民演出大放異彩,同時,還將弘揚中華文化、傳送創新理論、農牧業技術指導、家風家訓宣講等搬上舞台,以文化形式展現出來,挖掘舞台文化的宣傳、教育、引導、服務作用,弘揚主旋律和社會正氣,熱在基層,樂在群眾。

  在前旗,“逐夢鄉村·我們的舞台”填補了農村牧區“文化窪地”,成了為農牧民群眾量身打造的文化交流平台。目前,前旗100多支鄉村藝術團隊,開展活動80多場,呈現百花齊放的姿態。各鄉鎮蘇木、嘎查村(社區)以鄉村文化大舞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農家大院等為陣地,充分挖掘各蘇木鄉鎮及嘎查村特色,以“一鎮一品”“一村一品”“一屯一品”的形式,激發了廣大農牧民的參與熱情。

  “到年底,‘逐夢鄉村·我們的舞台’農牧民文藝活動將通過打造特色本土鄉村文化,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的展現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新業績、新成就、新氣象,營造出濃厚的文藝宣傳氛圍,讓文化惠民的春風吹進千家萬戶。”前旗委宣傳部蘇雅拉其其格介紹說,前旗的“三館一站”文化基礎設施不斷夯實,有鄉鎮級文化站14個,228個嘎查村文化室、草原書屋全覆蓋,嘎查村文化廣場覆蓋率達85%。

  這些分布於各鄉鎮蘇木、各嘎查村(社區)的文化陣地各有側重、互為補充,不僅僅催生了一批優秀原創文藝作品,更成為前旗基層文化陣地上的新生力量和主力軍。“逐夢鄉村·我們的舞台”打造了農牧民“自我創造、自我表現、自我服務、自我教育”的公共文化供給新模式,實現了政府從“向基層送文化”到“在基層種文化”的根本轉變。(時秀霞、孟凡婷)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