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行業信息推廣

科右前旗:電力服務有“力度”更有“溫度”

2022年04月04日09:00 |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小字號

服務范圍220公裡、巡線裡程240多公裡、服務對象1.3萬多戶……一個僅有17人的供電所每天要解決群眾用電難題,每周要到企業巡線2次到3次,每季度要至少巡全線6次,每年要全線巡查14次,一年下來,要提供優質服務1000余人次......這就是國網蒙東科右前旗供電公司居力很鎮供電所承擔的供電任務。

見到居力很鎮供電所所長高德臣和電工技術服務站長劉洪波時,二人剛剛幫助外出解決用電問題回來,還來不及換掉的工作服上沾上了塵土,剛一坐下便又有供電服務電話打進來。

“我們的事兒多,別介意啊,維持機電井是我們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所長高德臣放在電話說,眼下,正是備春耕時節,轄區內176台變壓器能夠正常使用,就必須在4月15日前完成檢修。這項工作全部靠雙腳走完,總線長69.5公裡。

“太陽剛冒紅我們就出發,太陽落山我們才收工。”劉洪波介紹電力員工的工作日常。“這176台變壓器控制700多機電顯示器,它們產權分屬不同,但都統一歸村裡管理。村裡沒有專業電工,所以我們就義務承擔了這項工作。”

居力很鎮紅峰村黨支部書記陸曉慧坦言,沒有專業電工,村集體管理這些機電井有難度。機電井在干旱年景發揮作用很大,保障機電井正常運轉才能保障糧食豐產。

高德臣和劉洪波一起給筆者算了一筆賬:一眼機電井可控制耕地80畝至100畝,176眼井澆灌耕地面積約在2萬畝。按種植玉米計算,一畝地多增產150斤到200斤,增加的收入很可觀。村民王振生補充說道,“咱家就靠這些水澆地呢,一畝地能打200多斤糧,按去年的市場價兒,那可是多收了200多元!”

居力很鎮連接城市與鄉村,服務對象不僅有村民,更有498家大中型企業,保障企業用電是所內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就拿轄區的內蒙古宏達壓鑄有限責任公司來說,停電超過2小時,倒鋁設備就會固化,整個機器都報廢了。

“那可不能用錢來計算呀!”內蒙古宏達壓做有限責任公司操作工王亞軍說,停工停產是小事兒,不能如期完成生產訂單是要履行法律責任的。尤其該企業生產訂單不斷增加,為完成生產任務,公司員工24小時在崗生產,負荷到了極限,沖擊線路跳閘。一旦線路跳閘,會影響園區50多家企業、3000多戶居民正常生產生活用電。為解決這個問題,宏達壓鑄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宋國宏多次與供電所協調溝通,最后由供電所申請到“業擴”項目包,將線路切改增容,保障了企業和居民的正常用電需求。

“興安盟艾郎風電科技有限公司也是我們服務最多的企業,這個企業是咱前旗重大項目之一。每月都去巡線2到3次。”劉洪波說到此處,提到2020年春該公司發生的斷電事故。當時是夜裡11點多,正在值班的劉洪波接到報修電話后,他和同事夏繼東僅用6分鐘就到達現場,不到20分鐘時間兩人將損壞電纜分界箱修好,送電的瞬間,周圍響起熱烈的掌聲。而此時的劉洪波和夏繼東臉上還挂著汗水,他們知道,如果超過20分鐘時間沒有修好,企業最少要損失30萬元。

身穿紅馬甲、頭戴安全帽、肩挎工具包……與居力很鎮供電所不同,在科右前旗巴日嘎斯台鄉供電所,所有電力員工面臨的難題是老舊電力設施的改造。供電線路運行時間長、設備老化、容量偏小等“通病”,按興安村村民魯曉勇的話說:“不分啥時候,說沒電就沒電了,沒有任何預兆。”原本為了改善生活而開起的饅頭店,被隨時沒電弄得很是惱火。

“我們是打感情牌的!”說這話的就是巴日嘎斯台鄉電工技術服務站長黃海鵬。面對饅頭店停電問題,他首要做的就是上門查看原因,及時修好電路。無論多忙,距離饅頭店多遠,他都會第一時間到店解決停電問題。

黃海鵬在電工技術服務崗位上干了25年,總結出一套服務群眾小經驗,那就無論出現什麼情況,首先要以情服務。為鋪設新改線路,線路途經村民馮立才家樹地,涉及8棵樹需要砍掉。經過多次協調,林地主人馮立才就是不同意。得知馮立才與同事李玉堂關系不錯,協調的事兒就落在李玉堂身上。

需在山頭架設電杆,可荒山承包經營者趙永剛不同意。此時,既打不了親情牌,又找不到合適人和他溝通。可這件事還需要解決,怎麼辦?黃海鵬用了一個詞-----“套近乎”。“套近乎”是東北方言,就是接近感情的意思。可兩個人不熟悉怎麼接近關系呢,黃海鵬用的招挺讓人佩服,就是天天去趙永剛家,白天不在家晚上去,晚上躲著就白天去。趙永剛不喜歡聊佔荒山的事兒,黃海鵬就不聊,聊趙永剛感興趣的話題。一來二去,趙永剛與黃海鵬成了好朋友,問題也迎刃而解了。

“我們供電所解決的都是老百姓‘雞毛蒜皮’的小事,雖是‘一地雞毛’,可咱們是為老百姓服務的,必須‘馬上到’‘這就去’!”黃海鵬帶領的電力員工都有這樣的理念。

隨著巴日嘎斯台鄉旅游業的發展,興安農村第一黨支部舊址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保供電就成了電力員工另一個特殊的任務。說它特殊並不是因為有啥供電上的特殊要求,而是保這裡的供電存在著特殊意義。每年到興安農村第一黨支部舊址參觀學習的黨員群眾有上萬人,舊址內聲光電呈現的歷史畫卷需要時時保持線路暢通。供電所除安排專人負責此處安全供電外,還配備了發電設施,以便在出現故障時及時配電供應。旅游業的發展帶來餐飲業的繁榮,各大景區飯店的供電也尤為重要。興安湖景區負責人李海娥勝贊電力員工優質服務,“總是一個電話人就到!”她說,景區從4月到年底不能斷電,斷了電就得停業,影響旅游收入。而且,有些鮮食材就會失去食用價值。

城市用電自不必說,斷了電就會影響各行各業,身擔前旗新址城區供電所所長的白秀全深有感觸。從2002年科右前旗籌劃遷建新址到如今,21年時間裡,前旗新址居民從遷建時的1萬余戶到如今的4.7萬多戶,服務范圍雖僅有15平方公裡,服務對象卻增加了近5倍。別小看5倍這個數值,城區供電所在21年裡發布服務調試令每年都在增加,達86項之多,解決各類群眾訴求6500多件,新址居民的滿意度大大提升。

“我們供電所樹立‘不停電就是最好的服務’理念,持續夯實關鍵業務,落實運維責任、提升運維水平,在優化用電舉措上不斷‘推陳出新’”白秀全說,在他們這個供電體系裡,電力員工是服務用戶的“排頭兵”,更是“后勤部”,通過“找准病”“開好方”“吃對藥”,以問題為導向全力滿足客戶用電需求,讓客戶訴求在“家門口”就能精准解決。

針對城區小區多,供電情況不同,白秀全與全體供電員工實行“一小區一方案”,與物業公司進行溝通,拓寬與民相商的渠道,征集管理“金點子”,確保用電服務順民心、合民意,協同聯動優服務,讓居民幸福感“升級”。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