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北疆楷模 綠色烏審

烏審旗:“泉鄉”飄出陣陣“酒香”

2022年01月25日15:43 |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小字號

位於鄂爾多斯市烏審旗烏審召鎮東北部的烏審召鎮浩勒報吉村,因村內水資源豐富,盛產自流井,且水質優良,素有“泉鄉”美譽。這裡是橫跨多省的浩吉鐵路起始點,又是鄂爾多斯市三個旗區交界處,結合區位優勢,浩勒報吉村從零開始,化零為整,運用“點、線、面”的整合思維織密村集體經濟發展圖景:在“點”上以浩勒報吉酒廠為基礎,以規模化種養、特色化培育、品牌化建設、產業化發展、低碳化循環“五化聯動”,追求全產業鏈價值收益,帶動農牧民群眾共建共享﹔在“線”上以產業聯合體串聯鎮域產業平台,實現集約化規模化發展優勢﹔在“面”上以黨建為引領,全面提升“牧區大寨”品牌影響力。以此不斷提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內生動力與外向活力,反哺自身基層黨建組織建設,助推鄉村振興。

將資源整合為資本

2018年以來,針對村集體經濟薄弱的實際,浩勒報吉村經多次調查研究,確定走與酒類生產企業合作模式,主打生產適口性強的清香型白酒。結合浩勒報吉村自身水源地、高粱產區以及交通便利優勢,著力盤活轄區內停產的私營酒廠,與酒廠簽訂合作經營協議,由村集體具體負責酒廠的廠區擴建、技改投入以及生產運營管理,利用改造閑置設備發展釀酒技術,積極探索“黨建+N”工作模式,整合浩勒報吉村、鎮黨委政府、“3+1”幫扶單位、轄區企業等多方力量,以浩勒報吉村委注冊成立全資商貿公司——內蒙古烏審召商貿有限責任公司,形成以黨組織牽頭總抓、村“兩委”班子具體落實的經營管理方式。

將產品整合為產業

浩勒報吉村酒廠按照“黨支部+商貿公司+家庭農牧戶”的產業聯合發展模式,以當地作物高粱為原材料,配以優質地下水資源,純糧固態法蒸餾釀造“烏審貢”牌清香型純糧白酒。以酒廠為軸心,致力於打通上下游產業鏈,建設“高粱種植——純糧釀酒——酒糟育牛——有機肥料——高粱種植”的生態循環經濟產業鏈,實現從種植、釀造、飼料到養殖的閉環式、產業化發展,實現全產業鏈價值收益。上游拉動種植業,厚植“支部+”、大戶引領、群眾自種三種模式,由村“兩委”牽頭,通過農資獎勵、培植技術指導等方式,積極鼓勵農牧民自願參與、自投資源、自發種植高粱,並與農牧民簽訂種植協議,以保護價收購,既解決了酒廠的生產原料,又能帶動農牧民增收﹔下游帶動養殖業,以酒廠酒糟為原料,引導農牧民發展牛羊短期育肥,逐步以種促養、以養增收的綠色生態型牛羊短期育肥集散地,帶動農牧民致富﹔產業自身加強保障力度。以建成的兩個養殖專業合作社平台為抓手,下大力氣對農牧民現有的牛、羊進行品種改良,努力提高個體品質和經濟效益,同時,積極培育和發展農牧民經紀人隊伍和電商戶,最終形成產、供、銷一體化產業鏈,切實提高產業自身“造血”能力。

將品質整合為品牌

浩勒報吉酒廠積極融入鎮域“一軸兩翼”區域化黨建聯合體大框架,立足全局目標,把准自身定位,以“牧區大寨烏審召”品牌化為引領,深化“黨支部+企業+合作社+農牧戶”利益聯結,形成多主體產業聯合,增強勞動力集約、土地集中、產業集聚優勢。通過黨建聯合強化政策引領、資源整合、服務打包優勢,聯結成員黨支部圍繞主導、特色產業共同發力。在東翼打造美麗田園聯合黨委,推動小雜糧、板藍根、黃芪等特色作物集中連片發展,依托中乃村冷鏈、浩勒報吉酒廠擴大高粱等種植規模,以就近倉儲、產地原材料供給優勢夯實自身發展后勁,通過“黨建+”模式推進農村牧區基層黨建工作和集體經濟產業發展兩手抓,使基層支部成為帶動一方致富的“主引擎”。

浩勒報吉村集體經濟酒廠自正式運營以來,實現了全村多年集體經濟收入“零”的突破,純糧原酒年生產量達100噸,銷售收入近400萬元。2021年至今,酒廠純收入達到50萬元以上。浩勒報吉村利用多種宣傳推廣模式,不斷擴大市場佔有率和提升知名度,酒品質量及口感均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好評,生產釀造的“綠烏美品”商標“烏審貢”牌系列白酒,獲評2020年度內蒙古自治區“消費者信得過產品”。

下一步,浩勒報吉村將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帶領農牧民群眾鑄造鄉村振興“第一工程”。同時積極配合鎮黨委政府與中國鄉建院合作,研究制定出系統性、實用性的規劃方案,持續依托旗市場監管局在食品安全質量管控的幫扶優勢,繼續以村集體經濟發展為先導,在抓好實體產業“工筆畫”的同時抓好鄉村振興“大寫意”,把高質量的產業融合、高質量的人才支撐、高質量的基層組織建設、高質量的人居環境整治有機結合,理清集體經濟發展思路,以產業振興輻射帶動全方位振興,科學有序實現基層黨組織效能反哺,打造出外美內實的黨建名片。(薩如拉)

(責編:苗陽、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