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通遼

通遼市:新征程上奮力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2022年01月09日08:35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累計解決民生實事問題1.9萬件次、受益群眾54萬余人﹔建成綠色礦山93家﹔糧食總產量227億斤、牲畜存欄1160萬頭隻﹔新簽約千萬元以上招商項目180個,總簽約額1339億元﹔投入資金13.4億元重點支持脫貧地區發展特色產業……

  回首“十四五”開局之年,這一串串數字讓人感慨,催人奮進。2021年,通遼市堅定自覺在黨中央和自治區黨委確定的總方向、大構架下謀劃推動通遼發展,堅持把綠色轉型、開放創新作為戰略方向,把揚長避短、培優增效作為重大原則,把集群發展、做大做強主導產業作為關鍵舉措,把人民至上、促進共同富裕作為核心目標,把加強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基本前提,把淨化政治生態、提振干部狀態作為基礎保障,堅決有力推進各項工作落實,走好第一步,邁出新氣象,取得新成效。

  這一年,通遼市強化教育引導,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圍繞學習總書記參加全國“兩會”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等重點內容,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聽黨話、感黨思、跟黨走”,累計解決民生實事問題1.9萬件次、受益群眾54萬余人,切實推動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深入基層、深入人心。

  這一年通遼市明確了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基地、玉米生物科技產業基地、鋁鎳硅綠色新材料基地、國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國家現代能源經濟示范市七大重點目標任務。

  這一年,通遼市牢記“筑牢祖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重要囑托,嚴格遵循主體功能定位,主動服從服務發展大局。強力推進科爾沁草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加快歐投行科爾沁沙地治理項目建設,全面完成天然草原恢復和修復、科爾沁沙地綜合治理年度任務,建成綠色礦山93家。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化西遼河流域生態綜合治理,嚴格落實河長制、湖長制,電解鋁煙氣超低排放系統覆蓋全行業,農業“四控”等土壤污染治理成效顯著。實施能耗“雙控”三年行動計劃,開展全社會節能診斷,全面推行用能預算管理,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分步淘汰低效產能,實現能耗雙控“雙綠”。

  這一年,通遼市找准服務“兩個基地”建設的切入點,培育具有本地特色優勢的現代產業體系。大力發展現代農牧業,聚焦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突出抓好農牧業種子工程,持續實施“節水增糧”行動,建設高效節水農業示范區,加快補齊標准化育肥和規模化加工的短板,建設國家高質量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全市糧食總產量227億斤、牲畜存欄1160萬頭隻。推動新能源全產業鏈發展,深化增量配電改革,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提高新能源裝機和消費佔比,實施龍馬重工、金風科技、東方電氣等風電裝備制造項目,建設國家現代能源經濟示范市,全年能源項目完成投資60億元,爭取新能源建設規模174.7萬千瓦。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玉米生物科技產業基地建設,建成投產玉米生物企業20家,蘇氨酸、土霉素等產品佔據全國市場1/3以上份額﹔推動鋁鎳硅新材料基地提檔升級,發展鋁箔、高端鋁基材料等深加工產品,中高端產品比重持續提升。出台文旅融合發展扶持獎勵辦法,積極創建5A級景區,科爾沁500公裡風景大道品質不斷提升﹔完善主城區五大物流平台,成立錦州港駐通遼辦事處,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和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穩步推進﹔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通遼至齊齊哈爾、赤峰至通遼至長春等高鐵項目深入推進,通遼機場飛行區改擴建項目投入使用,引綽濟遼工程順利實施,遼西北支線、烏蘭哈達、引嫩濟霍等重大引調蓄水工程有序推進,實施標准化廠房、智慧園區等工業園區建設項目58個,5G基站等“新基建”項目取得新進展。

  這一年,通遼市一以貫之深化改革開放,凝神聚力狠抓創新驅動。聚焦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改革,全力推進144項重點改革任務,已完成或深入推進127項,實施優化營商環境3年行動計劃,挂牌成立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局,組織30個市直部門作出公開承諾,推行“24小時不打烊”自助政務服務模式和“政務會客廳”等載體,16個重點領域245項高頻民生服務事項實現“指尖辦”,在全區率先實現工程建設項目跨層級審批,優化營商環境“五個專項行動”取得明顯成效。

  這一年,通遼市全方位強化開放招商,深度融入東北振興,主動加強與沈陽、長春等城市的對接合作,積極參與東北陸海新通道建設,強化京蒙協作項目對接,加強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發達地區合作﹔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實行全員招商、常年招商,制定招商引資考核辦法和“飛地經濟”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強化項目落地服務,優化“項目管家”服務機制,截至11月末全市新簽約千萬元以上招商項目180個,總簽約額1339億元。加快科技創新發展,深入推進“科技興蒙”行動,制定實施了促進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措施,實施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雙倍增”計劃,推進研發機構、科技平台“雙百”培育計劃,重點扶持培育並申報高新技術企業23家、自治區重點實驗室9家,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通過驗收,自治區級以上研發平台達到201個。

  這一年,通遼市認真落實自治區建設蒙東“雙子星座”區域中心城市的工作要求,簽訂通遼、赤峰協同發展備忘錄,推動生態環保互動共治、產業升級互促共進、基礎設施互聯共建、公共服務互通共享。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質,著力提升產業發展競爭力、市政基礎支撐力、公共服務供給力,組建城市發展集團,積極推動城市更新,開展城市體檢試點工作,實施棚戶區改造1086套、老舊小區改造181個,市醫院新院區、圖書館、科技館、內蒙古民族大學新校區和一批學校、幼兒園等公共服務設施加快建設,推進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高新技術產業園和物流園區、六大商圈建設,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成功復牌。

  這一年,通遼市全力推進鄉村振興,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加快補齊農村牧區基礎設施短板,研究出台專項行動方案,深入推進10項重點任務,改造農村牧區危房1735戶,100個鄉村綠化美化示范村建設任務全部完成。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完善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整合投入13.4億元重點支持脫貧地區發展特色產業,深化京蒙協作和對口幫扶,全市選派840支駐村工作隊、1816名干部駐村幫扶。

  這一年,通遼市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切實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理念,用心用情用力辦好民生事業,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截至去年11月末,城鎮新增就業10721人、完成年度任務的97.5%,城鎮登記失業率低於控制目標0.36個百分點,高校畢業生就業1.4萬人、完成年度任務的95%,農牧民穩定轉移就業34萬人、完成年度任務的86%。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實施全民參保計劃,臨時救助封頂線由2萬元提高至5萬元,高標准建設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30所,基本醫療保險實現城鄉人口全覆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認真落實義務教育階段“雙減”政策,排查整頓校外培訓機構304家。實施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提升工程,新建續建公辦幼兒園13所,全市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2.66%,全市范圍內推行義務教育階段起始年級“陽光招生”“均衡分班”。實施健康通遼行動,深化“三醫”改革,組建3個城市醫療集團、21個縣域醫共體,建成急救分站37個,基本建成城鎮“20分鐘急救圈”和鄉村“30分鐘急救圈”,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95%以上。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從嚴落實工作責任和防控措施,扎實做好滿洲裡關聯疫情防控阻擊,及時有效控制了疫情擴散蔓延,全市核酸檢測機構增加到39家,累計接種新冠疫苗500萬劑次。

  這一年,通遼市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全面修復淨化政治生態,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統籌抓好黨的建設各項工作。深入開展以案促改全面修復淨化政治生態集中專項行動。堅定不移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治,召開專項行動動員部署會議,制定專項行動實施意見和6個專項方案,設立工作專班專責推進,全力推進五項重點任務和金融領域專項整治,標本兼治重塑政治生態、優化發展環境。持續加強基層黨組織和干部隊伍建設,全力推進“五化協同、大抓基層”,統籌加強各領域黨組織建設,推進“五面紅旗”和“最強黨支部”創建工作,常態化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建設高素質干部和人才隊伍,順利完成市旗鎮黨委和嘎查村、社區“兩委”換屆。持之以恆正風肅紀反腐,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堅決糾治“四風”,截至目前,全市紀檢監察機關處置問題線索3458件,立案976件,查辦涉嫌職務犯罪案件立案99件,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53人。

  大道之行,壯闊無垠﹔大道如砥,行者無疆。通遼市將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根本遵循,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自治區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團結帶領全市各族干部群眾,加快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在新征程上奮力書寫通遼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記者 郭洪申)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