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綠色奶罐”強勢崛起

2021年12月18日09:25 |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
小字號

  美味的前世是如畫的美景。

  花香染雕鞍,綠浪接天涯﹔曲水映藍天,放眼皆詩畫。內蒙古8666.7萬公頃的草原上,就擁有孕育好奶的無限美景。

  奶與紅酒、咖啡、茶葉一樣,產地是決定其品質重要的一環。內蒙古地處“黃金奶源帶”,緯度、海拔以及氣溫、光照、水資源等條件,使內蒙古奶制品“自然天成”。

  綠色宜養好奶。內蒙古是名副其實的“奶罐”,全國每消費的5杯牛奶中,至少有1杯來自內蒙古。內蒙古是全國牛奶產量唯一超500萬噸的省區,牛奶產量佔全國六分之一以上。

  作為我國奶業振興的“主戰場”和確保乳制品質量安全的“主陣地”,內蒙古牛奶產量、加工能力以及奶制品市場佔有率均居全國首位,牛奶加工轉化能力在700萬噸以上,乳制品加工產業規模超千億元,干奶酪類產量佔全國7成以上。伊利、蒙牛等一批國際知名乳企快速崛起,中小規模特色加工和民族乳制品加工產業持續壯大,品牌影響力持續提高,是中國奶業的一張靚麗名片。

  今年8月,荷蘭合作銀行發布2021年“全球乳業20強”榜單,伊利蟬聯全球五強、連續8年穩居亞洲乳業第一,再次成為唯一進入全球五強的中國乳企,展現出中國乳業領軍者的實力。

  從2020年首次進入全球五強,到2021年成功蟬聯,伊利完成了一次發展的跨越。此外,在凱度消費者指數《2021亞洲品牌足跡報告》中,伊利憑借92.2%的品牌滲透率、近13億的消費者觸及數,連續6年穩居中國市場消費者選擇最多的品牌榜首。

  高品質的背后,是打通奶業“卡脖子”痛點、堵點的實際行動。2019年以來,內蒙古陸續出台《關於推進奶業振興的實施意見》《奶業振興三年行動方案》《推動全區民族傳統奶制品產業發展若干措施》等多項政策措施,對奶業進行系統化支持,形成政府投入引導、金融精准服務、社會力量支持的多元化投入機制。

  與此同時,內蒙古在打造飼草基地、種源基地、奶源基地、產業集群等關鍵環節發力,全面提升奶業產業鏈綜合競爭力。

  目前,內蒙古在利用國家糧改飼、高產苜蓿種植等項目資金4.2億元的基礎上,新增投入1.5億元,對收儲飼草料進行補貼﹔對集中連片種植優質苜蓿500畝以上,具備節水灌溉和機械化收儲條件的進行補貼,初步形成為養而種、種養結合的草牧業高質量發展新模式。

  打造一流產業鏈條,奶業集群集聚步伐加快。內蒙古聚焦大型乳品企業集群發展,撬動各類資金,推動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和蒙牛中國乳業產業園等十大全產業鏈在7個盟市開工布局,新建奶牛大型標准化養殖場108個、加工廠10個,預計全部達產后新增奶牛存欄110萬頭以上,新增500萬噸加工能力。2020年,伊利、蒙牛穩居全球乳業第五位和第八位,優然牧業躍升全球最大的原料奶提供商,乳制品加工產業規模超千億元,穩居全國第一。

  橫向連接,縱向拓展,打通產業鏈的各個環節,讓內蒙古奶業發展態勢持續向好,也讓內蒙古“奶香”香飄萬裡。

  寒冬時節,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草原奶香浮動。在東烏珠爾蘇木百合利奶制品有限責任公司,各類奶制品琳琅滿目,奶香味兒扑鼻。

  在這裡,鮮奶、煉乳、酸奶、奶酪、黃油等20余種奶制品出現在生產線上,平均每天消化1噸以上的牛奶,帶動奶牛養殖和奶戶增收。

  內蒙古在市場准入、項目資金、技術設備、市場營銷、標准化建設等方面加大支持,不斷推動傳統奶食品加工業實現特色化、標准化、品牌化、適度規模化發展。為確保質量,內蒙古出台了民族傳統奶制品加工坊登記辦法,制訂了10個傳統奶食品地方標准和1個生產衛生規范,按標生產的制度措施不斷完善。

  放眼全區,傳統奶制品生產加工作坊發展到1500家以上,獲SC認証的生產企業19家,年加工產值超10億元,錫林郭勒奶酪獲批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以錫林郭勒奶酪為主的傳統奶食品,正由區域產品消費向全國拓展,發展潛力不斷釋放。

  高品質的奶是“產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內蒙古成立了全國首家省級生鮮乳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內蒙古自治區生鮮乳質量安全第三方檢驗測試中心。該中心對內蒙古生鮮乳中風險因子和營養品質開展了大量研究,提供了一個個精准權威的科研數據,為內蒙古生鮮乳驗証“身份”,也為內蒙古奶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

  據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資源環境與檢測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王麗芳介紹,國家每年都開展生鮮乳專項監測,對內蒙古生鮮乳中的風險因子進行嚴格監測。同時,內蒙古實施乳品生產全鏈條嚴格監管,連續14年保持生鮮乳違禁物質零檢出,乳制品和嬰幼兒配方奶粉抽檢合格率在食品行業中位居首位,乳蛋白、乳脂等生鮮乳質量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從飼料到養殖、奶站、加工直至銷售的全程監督監測,讓奶業質量安全“晒”在陽光下。

  強產業,才能穩增收。作為傳統優勢產業,奶業高質量發展讓農牧民增收的躍動曲線不斷上揚。

  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哈克鎮以奶牛養殖聞名。這裡幾乎家家養奶牛,以前街巷裡到處都是牛糞,養殖戶還保留著傳統的養殖方式。現在,村村都有了標准化奶牛養殖場,村民把奶牛送進養殖場托養,飼養、擠奶、清糞都實現了機械化。

  從傳統散養到集約化現代化養殖,哈克鎮的村容村貌整潔了,勞動力解放了,產奶量和奶質提升了,哈克鎮農戶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閑散土地發展庭院經濟,讓方寸之地變成小小“聚寶盆”。

  解碼放心好奶的“硬核實力”,可以窺探內蒙古專心做好每滴奶的決心——

  已經形成苜蓿、青貯玉米、燕麥為主的三大優勢飼草產業,規模奶牛場實現“苜蓿+全株青貯+精料補充料”的全價日糧飼喂﹔

  賽科星境外種公牛合資站2頭荷斯坦種公牛排名進入國際前100名,實現種公牛國際排名零的突破﹔5頭荷斯坦種公牛進入國內前20名,奶牛良種覆蓋率達到了100%,大型養殖企業奶牛平均單產9.5噸左右﹔

  累計創建國家級標准化示范奶牛場56個,建設數字牧場50個,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5%以上﹔

  ……

  “綠色奶罐”強勢崛起。生鮮乳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高、奶牛養殖競爭力逐步提升、國產優質品牌正在深入人心……內蒙古奶業向著綠色化、國際化、智能化不斷邁進,推動奶業向更廣、更深、更高水平發展。(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韓雪茹)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