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保護黑土地 守穩大糧倉

2021年12月17日08:40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春季免耕播種。王敏 攝

  野外小型氣象觀測站。記者 韓雪茹 攝

  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科技人員記錄數據。記者 韓雪茹 攝

  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科技人員現場檢測。 記者 韓雪茹 攝

  深鬆整地。張永昌 攝

  實施保護性耕作。王敏 攝

  秋收工作接近尾聲時,內蒙古東部地區的黑土地上還是一派繁忙景象。

  一台台大型機械在田間來回穿梭,伴著機器轟鳴聲,作物秸稈被粉碎、拋洒,這是秸稈還田的重要步驟,也是呼倫貝爾農墾蘇沁農牧場公司進行黑土地保護性耕作的重要措施。

  “我們因地制宜,以秸稈粉碎還田、‘全量覆蓋越冬+春季免耕播種’等模式進行保護性耕作,以減少水分蒸發,更好地涵養水源,保証土壤墒情,增強作物的抗災、抗病能力,為明年豐收打下堅實基礎。”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2021年,該農牧場7個生產隊實施保護性耕作整體推進,總播面積34.89萬畝,全部採用免耕播種模式,其中各類作物茬地免耕保護性耕作播種面積28.08萬畝,佔總播面積的80.5%,涉及保護性耕作的作物有小麥、大麥、水飛薊、油菜等作物。還在春播生產中投入播種機械41台套,全部安裝保護性耕作監控設備。

  萬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糧。黑土地被稱為“耕地中的大熊貓”,是一種性狀好、肥力高、非常適合植物生長的土壤,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面對廣袤而肥沃的黑土地,人們發出了“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能發芽”的贊嘆。

  黑土地形成極為緩慢,在自然條件下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層需要200∼400年。然而,自20世紀50年代大規模開墾以來,多年的“重用輕養”已經讓黑土地的承載能力亮起了“紅燈”。有數據顯示,現在東北黑土區部分耕地的黑土層平均厚度隻有30厘米左右,比開墾之初減少了約40厘米。黑土層變薄,土壤有機質含量下降,農作物抗災能力變差等問題,影響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給耕地“減壓”,給糧倉“加油”。2020年,農業農村部、財政部聯合印發《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2020—2025年)》,部署在適宜區域全面推廣應用保護性耕作,促進東北黑土地保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實施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推廣保護性耕作模式。

  端牢中國飯碗,肥沃的黑土地功不可沒。加快推廣保護性耕作、推進基地建設、加強人員技術培訓和裝備支撐……近年來,內蒙古在實施黑土地保護性耕作的東部四盟市接連“上新”保護黑土地的“組合拳”,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走在呼倫貝爾市阿榮旗的田間,腳下的黑土濕潤、鬆軟、厚實。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研究員張向前正在和團隊成員一起進行土壤樣品採集及土壤容重等物理指標的檢測。他們在這裡建立了長期野外氣象監測站和虫情監測站,通過每年土壤樣品的採集,測定分析黑土地的物理結構、土壤養分、微生物群落組成等指標的變化,為黑土地保護和利用提供“保-養-用”關鍵技術及模式。

  “自然條件下,植物生在黑土地上,枯萎在黑土地上,最后又返回黑土地中。秸稈離田就會打斷自然循環,減少有機物質的輸入,進而可能導致黑土地的退化。”張向前說,“翻耕是第二個問題,翻耕后大面積的裸露土壤容易被風水侵蝕。每年春耕前正是風最大的時候,大風把裸露在外養分含量較高的土壤帶走,致使黑土養分有了一定損失,也導致黑土層逐年變薄。”

  解決問題的辦法其實也在問題之中。“我們圍繞保護性耕作多覆蓋、少動土的核心要求,重點推廣‘秋季作物收獲后秸稈全量覆蓋越冬+春季免少耕播種’和‘玉米秋季收獲后留高茬覆蓋越冬+春季免少耕播種’兩種技術模式,讓黑土地得到了‘滋養’。或者是以免耕為核心,年際間進行深鬆或深翻有機物料添加,形成年際間免少耕固土保墒的本土化保護性耕作模式。” 張向前說。

  為黑土“加油”,給農業可持續發展賦能,夯實糧食安全“壓艙石”根基。2021年,是內蒙古黑土地保護性耕作鞏固提高年,內蒙古進一步加強循環檢查督導。自2021年3月起,自治區農牧廳農機局、自治區黑土地保護性耕作專家組多次分赴東部四盟市開展調研指導,對實施保護性耕作的地塊秸稈覆蓋程度進行現場查看,確保保護性耕作高質量推進。同時,進一步強化作業監測,在所有參與播種作業的免耕播種機組上全部安裝遠程監測設備,作業信息及時上傳自治區和相關旗縣信息平台,做到作業時間、位置、圖像軌跡、面積等信息可追溯,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保護。內蒙古凝聚保護黑土地合力,讓“累瘦”的黑土地“增增肥”“歇口氣”,把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保護好、利用好,讓中國飯碗端得更穩更牢。(記者 韓雪茹)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