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醫科大學: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用心用情為師生群眾辦實事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內蒙古醫科大學把黨史學習教育同總結經驗、關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切實讓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要求落到實處。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聚焦師生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緊密聚力師生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有針對性地打通工作“堵點”“淤點”,及時解決師生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努力在加強內涵建設、深化優質服務、增強發展動能上下功夫、出實效、求突破。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政於民,用心用情為師生辦好實事,不斷在“辦實事、開新局”上展現新作為。學校層面推出第一期辦實事清單,涵蓋教育教學改革、就業指導服務、校園環境美化、辦事流程優化等方面共10條。
快辦急事,盡早滿足需求。
針對校區道路、廣場、運動場、建筑物外立面、屋頂防水及消防管道等管網已使用多年功能退化、部分學生公寓使用功能不能滿足師生學習生活需要、科研創新平台建設不夠、學校“雙創”教育教學能力不足、學校人才工作的制度體系存在短板、“五育融合”的課程體系尚未完全建成、學生對充分就業的迫切希望等急需解決的問題,學校加大投入力度,修繕了校區道路、老化牆體、屋頂防水﹔改造了供暖管網、給水管網及網絡線路等設施﹔改善了教職工餐廳、學生食堂就餐環境,豐富了餐飲品種﹔統籌開放了大型儀器設備使用權限、啟動了金山校區教學科研綜合樓科研平台及PI實驗室建設﹔制定了一系列引才聚才的機制舉措﹔修訂了人才培養方案,系統構建“雙創”機制,將勞動教育納入課程體系,積極構建“五育融合”的育人體系﹔大力拓展就業市場,簡化就業流程,助力學生充分就業。
督辦難事,扎實穩步推進。
本著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原則,針對“雙創”教育中師生參與度有限、醫學生“慢就業”“晚就業”的現狀、引育高層次人才不夠有力、信息化建設硬件老化等問題,協同教務處、招生就業處、網絡信息中心專題研究解決,巡回指導組專項督辦。建立了創新創業實踐必修學分機制﹔建成了生涯咨詢室、系統化開展生涯規劃活動﹔引進了1個高層次人才團隊﹔梯度化推進網絡硬件改造和校園網絡安全提升工作。將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切實提升師生獲得感和滿意度。
協辦愁事盼事,整合統籌解決。
針對師生對提升校園學習生活環境的向往、教職工對提升辦學治校水平和收入待遇的期盼、群眾對便捷校園辦公方式的要求等問題,黨政辦公室、發展規劃處、后勤管理處、財務處、人事處等部門統籌協作,共同發力,組織了多期“雙創”培訓班﹔組織了提升教師崗位勝任力的教學沙龍和課程思政、教學創新研究、青年教師教學比賽﹔建成了金山校區智慧步道﹔改造了人工湖、新華校區博物館、廉政文化廣場﹔有序推進校園綠化提升工程﹔改造了家屬區網線架構﹔修訂了《內蒙古醫科大學校本部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啟用了師生印簽使用、請假銷假、文件傳閱等線上辦公辦事功能﹔完成了財務系統遷移校園網絡工作,初步與企業微信完成對接﹔梳理了“智慧醫大”“i醫大”校園網絡終端,21個部門的102項辦理類、7項報送收集類業務實現了線上辦理,12項業務正在推進建設。學校的整體面貌、教育教學環境、科研氛圍持續向好,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有了新的提升。
“我為群眾辦實事”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集中發現了一批影響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難點、堵點問題,集中推進了一批影響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好事、實事,集中解決了一批影響師生幸福感、安全感的急難愁盼問題,助力學校開好局,起好步。
“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永遠在路上。內蒙古醫科大學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回應師生和群眾關切的問題,大力解決好事關師生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切實用擔當和實干踐行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持續推動學校高質量、內涵式發展,努力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劉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