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人民日報看內蒙古

弱水清泓居延城(跟著唐詩宋詞去旅游)

本報記者  張  棖
2020年04月04日07:5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使至塞上

  王  維(唐)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暮色下的居延海,微風蕩起陣陣波紋,蘆葦紛紛為之輕輕搖曳。遙望遠方天空,一輪紅日透過雲層洒下縷縷金光,照在漢代烽燧與荒涼的塞牆上。轉眼間,紅日緩緩落下,慢慢消失在這蒼茫大漠與廣袤天際間。

  千年前,唐代詩人王維出任監察御史,奉命赴邊疆慰問將士﹔途經居延大同城(今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時,想必正是看到了眼前這壯闊豪邁的塞外景色,才會留下“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名句。

  “居延”為匈奴語,意為天池,先秦時期,匈奴居延部落居於額濟納,部落名稱逐漸演變為地域名稱。古時每逢春暖花開,祁連雪山融化后形成的弱水一路向北,進入巴丹吉林沙漠,最后注入居延海。弱水流沙,宛若一汪清泓掩映在茫茫大漠中。

  居延海分東、西兩大湖泊,西居延海又稱“嘎順淖爾”,意為“苦海”,東居延海又稱“蘇泊淖爾”,意為“母鹿湖”。上世紀末由於上游植被破壞嚴重,加上過度農業開墾佔用大量水資源,導致水量銳減,居延海曾徹底干涸。

  如今隨著連續多年的集中調水,居延海再次恢復了往日的美景,隻見蘆葦叢生、水鳥歡鳴。大雁、黃鴨、紅嘴鷗等在天空展翅翱翔,時而引吭高歌,時而俯沖水面覓食……游人至此,可泛舟觀鳥,亦可騎馬乘駝,聽一曲悠揚的蒙古長調,在這弱水流沙中感受別樣風情。

  今日游人可在大漠中見到一座連一座的古城,感受歷史的滄桑。在曾經的西夏國古都黑城4公裡外,有一座始建於漢代、隋唐時增建加固的古城——大同城。一個個沙坡隆起,幾乎與高聳的夯土牆齊平,但依舊能看出千年前大同城那威武不屈的氣勢。穿過瓮城、障門,城內隻剩下些房舍阡陌的殘跡,在額濟納眾多的文化遺址中並不十分起眼,但想到王維曾在此駐足,寫下流傳千古的《使至塞上》,又頓感歷史的厚重。

  曾經的居延、今日的額濟納,這裡有戈壁瀚海、千年胡楊、河流湖泊所構成的奇特優美的自然景觀,有古道重鎮、關隘要塞、烽燧城障所演繹的絢麗多彩的歷史畫卷,不同的文化在這裡互相交融,孕育出絢爛的居延文化,點染著千古滄桑。


  《 人民日報 》( 2020年04月04日 06 版)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