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打造优质诚信建设工程 引领社会诚信之风

新闻发布会现场。实习生 祁琦摄
人民网呼和浩特4月8日电 (富丽娟、实习生祁琦)4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诚信内蒙古建设”主题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目前,内蒙古诚信建设工程已经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抓、人大监督、政协协商、各地各部门齐抓共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并取得初步成效。
聚焦依法行政,进一步提升政务诚信水平。深入实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建立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热线合作机制,对“一刀切”执法、简单粗暴执法、逐利执法等行政执法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落实权责清单制度,同时推动所有681项行政许可事项全要素标准化。加快全区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编制政务数据目录超过6.3万条,汇聚接口、库表资源25.98亿条,累计调用量超5166亿次。全区统一电子证照库已与自治区124个业务系统对接,累计提供数据共享服务20.92亿次。自治区社会信用信息平台累计归集经营主体、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自然人的信用信息约3.7亿条。
聚焦完善机制,进一步提升商务诚信水平。建立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出“个体蒙信贷”,为个体工商户提供最高500万元的信用贷款,覆盖全区 80%的个体工商户近 160万户,优质个体工商户最低利率降幅近20%。
聚焦营造氛围,进一步提升社会诚信水平。公开出版发行《诚信内蒙古建设》4册系列读物,开展党政机关诚信建设培训宣传工作。在北疆楷模、道德模范、身边好人选树中加大诚信类典型选树力度,累计发布诚信典型企业21万余家,打造“蒙”字标——大草原优品区域公用品牌。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对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18057户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等实行3年内不得担任其他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的惩戒措施。
聚焦公开公正,进一步提升司法公信水平。推动执法司法信息应公开尽公开,法院系统公开裁判文书5.7万余篇,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率达99.91%,公开被执行人318.9万人,公开终本案件73.1万件,公开司法拍卖18.3万件;检察院发布案件信息1.3万多件。公安厅推进“昆仑2024”专项行动,挂牌督办13件案件,严厉打击涉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违法犯罪行为。司法厅公示全区司法鉴定机构诚信等级评估结果,建立全区14360名律师和908家律师事务所诚信档案。
内蒙古将按照自治区党委关于诚信建设工程的决策部署,进一步统筹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建设,确保诚信建设工程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以实际行动引领全社会形成诚信之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出台24项措施支持内蒙古落实“五大任务”
- 近日,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出台《关于服务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内蒙古落实“五大任务”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自治区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提供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实施意见》结合交通运输实际,对《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和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具体任务进行了细化实化,从加快建设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体系、服务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推进交通运输智慧低碳发展、加强组织实施6个方面提出24项具体举措,同时对我区国家高速公路、普通国道、沿边公路、铁路和机场等重大项目加大支持力度。…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