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盟市>>呼和浩特

延链 补链 强链|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划重点!呼和浩特以链式思维做大做强草产业!

2023年01月13日15:25 |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小字号

1月12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呼和浩特隆重开幕,自治区主席王莉霞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

小编聆听梳理发现

报告中诸多内容与呼和浩特密切相关

让我们一起细细品读

寻找呼和浩特全力奔跑的身影

报告指出,坚持以链式思维抓产业。聚焦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支柱产业,深入实施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做大做强林草产业链,一手抓“为养而种”、大力发展饲草业,稳定优质饲草种植规模,培育壮大羊草产业。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全面落实研发投入攻坚和创新主体“双倍增”的政策举措,专班推进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全力开展优质牧草技术攻关项目。从品种选择到田间管理再到最后的加工利用进行了35个课题的联合技术攻关,并为奶牛牧场配套优质饲草料用地,目前全市青贮玉米基本实现自给自足,优质苜蓿草、燕麦草种植25.7万亩,现有饲草种植基地每年可为全市30余万头奶牛提供各类优质饲草近300万吨,初步形成了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数字化的为养而种循环发展模式,饲草种植加工对奶业发展的支撑作用逐渐凸显。

2023年,呼和浩特要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既要推动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投用,启动建设内蒙古农业大学乳业学院,创建国家级乳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高标准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加快航天六院等科创中心建设,打造国家级牧草种质资源保存利用体系,创建国家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还要新增优质苜蓿草6万亩、青贮玉米10万亩,优质苜蓿草自给率达到45%以上。

报告指出,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在调结构、转功能、提质量上取得新突破。紧扣高质量建设“两个基地”,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强筋壮骨”、支柱产业“聚链成群”。

发展壮大产业集群,是首府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二选择。一直以来,首府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六大产业集群加速成长,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8.1%。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久泰煤制乙二醇、旭阳制氢、华耀光电二期、圣钒三期、金河佑本动物疫苗等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相继投产。乳业全产业链营业收入突破2200亿元,成功获批全国唯一的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乳制品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与此同时,全面开工建设了农行、农信社、移动二期、电信二期等数据中心项目,我市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开始加速发展;启动建设了投资206亿元的中环产业城,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得到扩量提质;开工建设了科拓食用益生菌等项目,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不断壮大;总投资118亿元的久泰10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总投资48亿元的旭阳制氢项目建成投产,我市现代化工产业“能化一体”转型加速推进;投资120亿元的大唐200万千瓦新能源打捆外送项目开工建设,为首府清洁能源产业迎来重大发展良机。

2023年,呼和浩特将持之以恒做大做强六大产业集群,全力推进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实施重点项目94个。全力推进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实施重点项目49个。全力推进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实施重点项目52个。全力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实施重点项目32个。全力推进现代化工产业集群,实施重点项目19个。全力推进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实施重点项目42个。(王方)

(责编:刘泽、张雪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