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审旗:“四幅画”绘就乡村文明新画卷

抬头仰望,是片片绿叶漏下点点光影;低头俯视,是花儿朵朵竞相开放;闭眼呼吸,是纯净空气沁人心脾。道路干净整洁,停车位、充电桩规划有序,活动中心时常传出欢声笑语……农牧区越来越美,基层社会治理面貌焕然一新,移风易俗显现成效,文明之风充盈乌审广袤大地。
近年来,乌审旗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将党组织下沉到户到人,动员和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制定村规民约、家规家训,掀起乡风文明“新浪潮”,激活产业富强“活细胞”,点亮乡村文化“新面貌”,打破基层治理“旧局面”,绘就乡村文明四幅画。
党群联手,晕染乡风文明“水墨画”。坚持党建引领、党员领头,以移风易俗为抓手,借力传统文化,在“铸魂强根”上精准发力。一方面,充分发挥嘎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基层党员干部当好乡风文明的“宣传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以党建党规引领村规民约制定,确保党的方针政策体现到村规民约中,让新思想引领农村牧区新风尚,展现乡风文明新风貌。另个一方面,提倡嘎查村民自治,建立嘎查村民自治委员会,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基层党员干部当好乡风文明的“统筹兵”,鼓励嘎查村民对家乡建设建言献策,充分发挥群众的集体智慧,激发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将基层治理的“政权治理”“物质治理”手段与“德治”“法治”的力量相结合,打出一套“村情恳谈、乡贤议事、道德评判”组合拳,倡导移风易俗,摒弃恶俗陋习,统一思想,凝集民志,攻坚克难,解决了一件件“急愁盼”和一桩桩“老大难”,有力推进嘎查村乡风文明建设。
产业联动,临摹美丽乡村“素描画”。积极发挥产业发展在乡风文明培育过程中的“助推器”作用,近年来,乌审旗聚焦“硬件”配套设施建设,加强道路、供水、能源、物流、信息化等农村牧区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展示嘎产村的“靓丽名片”,加强农村牧区环境整治,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推动乡村文明。因地制宜发展壮大嘎查村特色产业、优化嘎产村产业,结合乡村地方文化特色,创新推广“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产业布局,打造农牧业特色产业园2个,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针对乌审旗农牧民的文化需求提供相应文化服务、文化产品,利用好乡贤文化,保护好农村牧区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好农村牧区的特色精品文化旅游项目,发展主题游、康养游、红色游、研学游等优质文化旅游产品,建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14个,既让文明乡风增强农村牧区发展的活力,又让坚实的经济基础筑牢乡风文明的创建。
文化联创,皴擦乡村生活“山水画”。深挖全旗嘎查村传统乡风文脉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不断丰富嘎查村文化业态,牢牢牵住农村牧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这个“牛鼻子”,推动公共文化资源重点向嘎查村倾斜,新建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村级公共设施98个,为农村牧区培厚文化土壤。同时,立足创新乡风文明,吸取文明城市的先进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思路视野,探索更多的突破性举措和创新性方法,抢占当今电商市场,支持草根主播,把乌审旗四时美景、耕作收货、民俗活动等原生态的农村牧区生活秀出来。积极推进农特产品“触网上云”,通过直播带货,将当地牛羊肉、土鸡蛋、奶食品等土特产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全旗通过电商等方式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达35.3亿元。让“富口袋”与“富脑袋”互动互促、和合共生,让乡风文明与生产生活深度交融。
服务联合,勾勒基层治理“水彩画”。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党员干部率先垂范,提高农村牧区社会乡风文明程度,依托“围炉夜话”“板凳课堂”“初心小喇叭”等宣教品牌,开发乡土教材,组建草根宣讲队伍,确保“反对浪费 移风易俗宣讲”“反邪教志愿服务宣讲”等思想入脑入心。建立健全乡贤议事会制度,发挥退休老干部、老党员民情熟、威望高、热情足、能力强的优势,调和邻里矛盾纠纷。每两年就开展道德模范、文明家庭、“身边好人”“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因地制宜延伸“好家风+”,每年开展各类巡讲巡演20场次,让好家风加出文明新风尚。积极践行“群众点单、志愿者接单”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模式,聚焦群众需求,有针对性的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特色化、多元化的志愿服务,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先锋岗项目,每年参与志愿者达5000余人次,受益群众达30000余人次。(樊祎如)
来源:乌审旗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自治区宣讲团在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农工党内蒙古区委会、自治区总工会宣讲
- 连日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自治区宣讲团到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农工党内蒙古区委会、自治区总工会开展宣讲。 在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自治区宣讲团成员、内蒙古党校(行政学院)党史党建教研部教授孙杰围绕党的二十大的历史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基本特点和主要内容等开展了专题宣讲。…
- 办事效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记者从自治区医疗保障局获悉,自“两优”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自治区医疗保障局结合民生实际,本着应放尽放、能减尽减、服务最优的目标,对医保部门涉及的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进行大梳理、大解剖,对38项事项开展“一放三减”工作,全面推动医保服务“快办”“办好”。 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浩蒙表示,在“一放”方面,将行政权力事项“特需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管理(三级)”1项下放至盟市医疗保障部门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将自治区本级单位参保登记、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医疗费用手工(零星)报销等22项高频医保经办业务权限下放到盟市和旗县,群众可在全区范围内就近选择医保经办机构办理;同时对7项事项进行清理取消。…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