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关注民生

河套人民的锦绣生活

2022年11月30日09:02 | 来源:内蒙古日报
小字号

  近日,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白脑包镇西海村党支部书记王继伟正在村委会会议室领学党的二十大报告。“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当王继伟领学到这里时,所有党员干部群众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

  “党中央的乡村振兴战略对我们农民来说就是及时雨啊!”王继伟感慨地说,“过去单一低效种植,亩均收益1500元;现在多品种高效种植,亩均收益6000元。过去住的是土坯房、走的是黄土路;现在是田成方、树成行,一栋栋的砖瓦房,柏油马路绕村庄。村里有了志愿服务队、广场舞队,天天活动不断,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过去,西海村主要以种植青尖椒、番茄、葵花等传统农作物为主,且种植较为分散,科技含量低,土地利用率不高,农民收入难以实现跨越式增长。为改变这一现状,西海村依托土地、交通、水利等便利条件和资源,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高产高效集中连片示范种植。村“两委”班子还多次到外地学习辣椒种植技术,并将朝天椒种植项目引进西海村,引导农户发展朝天椒订单种植,亩均实现收益6000元,示范带动周边村民种植朝天椒3000余亩。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下一步,村党支部将领办合作社,新建辣椒种植基地,引进生产线,进一步推动辣椒全产业链发展。”王继伟说。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大力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坚持村办共享、抱团发展,让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在强村富民中唱主角、扛大梁,促进村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截至今年7月,全市共成立运行嘎查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63个,入股群众6245人,入股资金1.66亿元,争取中央扶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项目26个、红色美丽乡村建设综合示范试点项目3个,共投入项目资金3700万元。

  乡村振兴让每个人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亏了国家的好政策,我才能过上好日子!”临河区干召庙镇新利村村民何德利深有体会。

  几年前,何德利夫妻还居住在年久失修的土房里,二人均因病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家中没有经济来源,十分困难。为了不让任何一个人在小康路上掉队,临河区投入1320万元,全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现在我们住上了新房子,村里还为我们两口子安排了保洁员工作,家里除了养羊,还养着50多只蛋鸡,鸡蛋在合作社的网店进行售卖,1斤能卖到12元呢。”何德利乐呵呵地说,“明年我打算再养100只红公鸡,进一步增加家庭收入。”

  据了解,巴彦淖尔市出台了《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方案》和63项衔接政策,形成“1+N”衔接政策体系,建立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全市脱贫户和监测户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没有因贫失学辍学现象,全部缴纳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慢性病签约服务率100%,267户列入危房改造计划,安全饮水得到持续提升,1.72万人纳入兜底保障范围。

  漫步在巴彦淖尔市五原县隆兴昌镇联星新村,一座座白墙黛瓦的徽式建筑错落有致,457户人家的住宅房顶、院落和养殖圈舍里安装着数以万计的光伏发电板,村内荒废的角落建起了休闲广场,泥泞的乡间小路也变成宽阔的水泥路,崭新的太阳能路灯夹道而立……

  看今朝想过去,村民杨改枝感慨万千:“原来的居住环境太差了,一下雨,路上全是泥,进出特别不方便。每天用柴火做饭、取暖,家里到处是烟尘。如今,新村都是柏油路,房子连烟囱都没有,天然气做饭,统一供暖,我们农村人也过上了城市人的生活。”

  2021年以来,巴彦淖尔市建立了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协调机制,鼓励采用合作社或企业化运营模式,在村庄附近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集中饲养牲畜,实现人畜分离,美化绿化村庄,建设宜居美丽村庄。同时,深入推进“户厕革命”,积极探索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管护一体化模式和污水集中、分散处理的新模式,力争2025年实现每个旗县(区)具备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或能力,每个乡镇具备垃圾转运能力,所有乡镇全部建成污水处理场站设施。

  产业兴旺动力足,生态宜居幸福长。为了让百姓腰包鼓起来,让农村环境亮起来,群众生活美起来,河套大地正以昂扬的姿态,奋笔书写乡村振兴的亮丽答卷,织就百姓的锦绣生活。(记者 薛来)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