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盟市>>阿拉善

“沙漠之舟”变身“沙漠黄金”

驼铃声声起 致富门路开

2022年11月16日08:51 | 来源:内蒙古日报
小字号

  天未破晓,马军和几名工人就在挤奶棚里来回穿梭,两峰骆驼刚刚安装上挤奶器,伴随着嗡嗡嗡的机械声,涓涓驼奶便缓缓流进挤奶器。待80峰骆驼挤完奶,马军便开着车将驼奶运送到驼奶加工企业销售。

  马军是阿拉善盟阿右旗巴彦高勒苏木巴音宝格德嘎查养驼合作社负责人,从事骆驼产业近4年。“刚开始只有70多峰骆驼,现在发展到330峰,其中有170峰挤奶母驼。”马军乐呵呵地说,“目前有80峰能挤奶的母驼,日产驼奶220公斤,每天的纯收入大概是1300元,每年给嘎查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还为周边3户牧民托管着26峰骆驼,每年有3.3万元的分红。”

  阿拉善被誉为“中国骆驼之乡”,是全国双峰驼的主产地,历史上骆驼存栏数量最高时达到25.15万峰。上世纪80年代后期,受骆驼繁殖周期长、养殖比较效益低等因素影响,骆驼总量以平均每年近万峰的数字急速锐减,2003年,全盟骆驼存栏数量仅5.59万峰。

  久负盛名的阿拉善双峰驼,难道就这样走向衰落?

  面对双峰驼濒临消亡的严峻考验,阿拉善举全盟之力实施双峰驼优良种质资源保护、良种繁育工程,走产业化发展的振兴之路,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把骆驼资源优势转化为健康产业优势,加大科技投入,极力延伸产业链条,让骆驼产业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引擎。

  在阿右旗内蒙古沙漠之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在各种机器前往来穿梭、一条条生产线高速运转,液态驼奶、益生菌驼乳片、驼初乳奶粉、驼奶宝宝皂等各种驼乳产品源源不断地进入包装环节。“自驼乳系列产品投入生产以来,公司日均收奶量在5吨左右,最高时可达到9吨,年均生产1000多吨驼乳产品,年产值达8000多万元。”公司总经理冉启伟介绍,“我们的产品不仅畅销全国各地,还远销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  

  驼绒被、驼绒毯、驼绒裤、驼绒围巾、驼绒披肩、驼绒大衣等多种驼绒产品整齐地陈列在各个展架上,阿左旗“驼中王”绒毛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何睿自豪地说:“阿拉善驼绒举世闻名,我们就是要发挥好原料优势,利用先进的纺织技术和精工制作工艺,开发出高品质的驼绒产品!”“这条围巾是我们最新研发的,重量只有传统驼绒围巾的三分之一,和宣纸一样薄,有遮阳、防紫外线的功能,夏季使用也很舒适,彻底打破了驼绒产品季节性销售的制约。”他指着展柜里的一条围巾向记者介绍。

  从骆驼原奶到驼乳产品,从骆驼原绒到驼绒产品,需要经历多道工序,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力量支撑。近年来,阿拉善盟不断搭建创新平台,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先后支持建立了阿拉善庆华煤化工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内蒙古骆驼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全盟科技创新平台载体目前已达117家。建成阿拉善盟技术交易成果转化中心,为全盟骆驼产业技术交易、成果转化提供政策指导、专家咨询和知识产权等线上线下服务。截至目前,共发布244项专利、软件技术,已成功交易89项。全盟登记科技成果108项,自治区登记科技成果113项;认定登记技术合同372项,技术合同成交额25.9亿元,技术交易额16426.12万元。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阿拉善盟多措并举,接连出台利好政策,大力扶持骆驼产业。在坚持“保护双峰驼特有物种,在保护中发展骆驼特色产业”的政策导向下,明确提出“做亮以骆驼产业为主的高端畜牧业”。同时开展“政银保”合作贷款业务和养殖保险业务,帮助农牧民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为其解决后顾之忧。为解决牧区劳动力不足、奶源质量监管难的问题,阿拉善盟确立了“放牧+补饲”的原生态饲养模式,主推“龙头企业+专业养殖合作社+散户奶驼轮换托养”的现代经营模式,众多骆驼养殖户因此受益。

  每隔一段时间,巴根就要到额济纳旗驼奶产业基地“看望”他的骆驼。巴根是温图高勒苏木格日勒图嘎查牧民,他将自己的8峰骆驼送到驼奶产业基地进行养殖。“骆驼在这里吃得好、养得好、上膘快,我还能拿到8000元的租赁费。”巴根特别高兴。

  “驼奶产业基地主要采用‘企业+合作社+牧户’的形式,以一年制租赁或入股的形式将泌乳期的母驼集中托养在基地,免费为牧民喂养、驯化。租赁期间驼奶、绒毛归基地所有;租赁期结束后,母驼、驼羔仍归牧民所有,外加每峰骆驼每年1000元的租赁费,实现了基地和农牧民的互利共赢。”基地负责人朝格图介绍。

  驼铃声声催前进,踔厉奋发启新程。阿拉善盟骆驼产业已然迈上快车道,全盟现有养驼户2032户,其中百峰以上养驼大户1061户。目前,阿拉善双峰驼存栏数量达14万峰,是全国双峰驼存栏最多的地区。阿拉善盟已建成养驼专业合作社70家、养驼基地33个、驼奶中转站9个、骆驼标准化圈舍416个、骆驼产业注册商标33个,全盟骆驼产业年产值突破3亿元。“沙漠之舟”华丽转身,变为名副其实的“沙漠黄金”,让万千农牧民过上了实实在在的好日子。(记者 薛来)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