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盟市>>包头

这个夏天,包头交警特别忙!

2022年08月24日16:58 | 来源: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小字号

8月6日,一场大范围强降雨袭击包头市,地势低洼路段大面积积水,车辆被淹,群众被困……包头交警闻“汛”而动、向险而行,高效处置险情,全力确保暴雨天气下道路交通秩序安全畅通。

暴雨袭来,他们向险而行永不退缩

大雨中,市区主要路口均有民警值守,指挥车辆有序通过涉水区域。各交管大队派出应急警力值守在辖区主要路段。受持续强降雨影响,石拐三岔口山体出现小面积滑坡,执勤民警发现险情后,立即与相关部门联合处置,有效化解险情;铁西立交桥下出现深度超过1米的积水,严重影响过往车辆安全通过,民警积极协调紧急排水,指挥机动车有序绕行,全力救助受困群众10余人,清拖受困车辆30余辆。

昼夜兼程,他们连续38小时护航平安情暖归途

对接属地,积极协调转运事宜;明确职责,定人定岗;优化交通安保线路和工作流程……8月17日中午,包头交管支队接到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通知,迅速启动滞留海南旅客由呼返包转运工作应急响应。参战民警第一时间协调呼市公安局、G6高速运营单位开辟转运车辆绿色通道,确认每批次转运牵头负责人、转运车辆、转运车长,确保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安全转运;突出做好旅客人员信息核对,当现场发现有关部门推送的第一批次有6名旅客未到、新增3名旅客的情况后,快速核查确定人员流向,推送至各旗县精准完成落地管控。

8月19日凌晨,经过38小时的连续奋战,包头交警全力协助包头市社会管控组转运工作专班克服G6高速桥梁塌陷、交通不畅、飞机航班延误、雨天行车等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8.17”“8.18”海南返包人员两批次共72人次的集中转运任务。

驰而不息,他们奋战在交通秩序整治第一线

暑期、汛期、假期叠加,道路交通安全面临多重考验。包头交管支队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和道路交通安全实际,在做好疫情防控和汛期交通管理工作的同时,持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道路交通秩序专项整治统一行动,查处各类重点违法行为16.9万起,全市交通事故起数、交通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经济损失四项指数全部下降,2022年,全市未发生一起3人以上的较大交通事故,有力地维护了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支队成立了工作专班,通过专班专调、视频例会,形成统一全面的指挥调度、监督检查、扩大宣传发动的共管局面。先后建立“四级包保责任制”,推行“每周交通严管日”“交通文明倡导日”集群整治工作模式,部署开展“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持续开展“猎鹰”“零点”等行动,选派志愿者与交通协管员共同汇聚文明创建的强大合力,全力提升城市文明交通水平。支队领导街头办公站岗执勤,机关民警充实到一线。

为规范行人、非机动车通行秩序,支队更换加高道路中心隔离护栏50公里,施划黄色“文明安全停车线”、红色“行人等候区”1222处,安装交通标志牌349面,安装路口交通安全宣传提示小喇叭400个。城区545处路口信号灯联网联控,黄河大街、友谊大街等8条道路、99个路口“绿波通行”,提升交通参与者的“绿波出行”体验。协调市政管理部门渠化改造19个主要交通路口,通过在全市主干道设置“Z”字型斑马线、“直行待行”“多道待转”“隔离后移”,清除不合理施划“斑马线”、新增“右转弯危险区”等方式,有效提高路口通行能力。

进入7月,包头持续高温,交警始终坚守岗位。火一样的骄阳把他们的皮肤烤得黝黑,汗珠不停从他们脸颊滚落,湛蓝色的警服被汗水浸透沾着灰尘变成了蓝灰色……头顶烈日,每天上千次的文明规劝,上千次的手起手落,他们依然保持严整的警容,以标准、规范、有力的手势指挥着车流有序行进。见到路口交警辛勤工作,有网友感触留言:“烈日高悬暑气蒸,车流穿梭热浪腾。交警汗淌衣衫湿,路口人过清风生。”

协同共治,他们用鹿城“警”色倡导文明新风

为切实营造“文明交通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包头交管支队不断创新交通组织措施,通过联合执法、“门前三包”、发放“协助整治违章停车通知书”等方式,整治沿街两侧停车秩序;针对医院停车难问题,召集人大、住建、医院有关单位研讨座谈,“一院一策”,推出“周边场地资源互补”“医院职工绿色出行”等静态交通设计方案。联合城管、企业、学校等单位,治理校园美食街、包钢一中等交通拥堵点位31处,道路通行效率显著提升。积极推动电动自行车登记挂牌管理,为25万辆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推动电动车带牌销售、发放《关于销售和购买电动车的告知书》《电动摩托车消费者知情告知书》,加强电动车销售的源头管理。用“多宣传、多普法、多提醒、少处罚”的“三多一少”工作举措让交管执法更具温度;开展“美丽乡村行”“零酒驾”街区创建等主题宣传活动,交警入企、进店,走进寻常百姓家,将平安出行的理念延伸至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郑丽颖、曹红光)

(责编:刘泽、张雪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