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林郭勒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厚植高质量发展优势

在位于霍林郭勒市工业园区的内蒙古创源合金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轻质高强铝合金项目现场,两条生产线正抓紧生产。
创源合金是内蒙古创源金属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是创源金属的产业链延伸项目。创源金属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铝合金加工企业——山东创新集团于2012年在霍林郭勒市投资建设的“风光火—煤电铝—铝加工”一体化大型企业,规划总投资298亿元,分两期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202亿元。2021年生产原铝69万吨,实现产值113亿元、利税13亿元。预计今年生产原铝76万吨,产值达到150亿元、利税达到20亿元。
6月11日至12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深入通辽市调研,期间主持召开座谈会,了解优化营商环境情况,听取民营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内蒙古创源金属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勇作为霍林郭勒市民营企业代表参会,并就企业发展、地方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成效以及营商环境方面需要改进之处等进行汇报。曹勇说:“党委政府关心关怀民营企业的发展,我们一定珍惜机会,把企业搞好,为霍林郭勒乃至通辽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2022年是创源金属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没有政府的细心呵护,就没有今日的百亿创源。政府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能让企业心无旁骛地谋发展。”曹勇介绍,“现在我们也有新定位,就是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计划用三年时间,再投资96亿元进行项目二期建设,其中包括40万吨汽车轻量化铝合金、20万吨高精铝板带箔、30万吨再生铝等产业链延伸项目,也包括新能源装机150万千瓦项目。我们测算,二期项目全部投产后,每吨铝产品的附加值将从2000元提高到4000元以上,原铝和铝后加工产值可达到300亿元,实现利税50亿元,企业能耗强度将在现有基础上降低一半。”
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一直是霍林郭勒市历届市委、市政府孜孜以求的目标。近年来,该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抓基础建设,抓服务质量,聚焦环境提升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精准施策、靶向服务,解决企业“成长的烦恼”,着力打造安商、亲商、富商的良好营商环境。
2022年,霍林郭勒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的发展理念,制定出台《霍林郭勒市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攻坚年实施方案》,确立了优化营商环境“1+10+N”工作体系,推动各项便民利企政策措施落地。瞄准“优化营商环境攻坚年”目标,出台《工业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实施意见(试行)》,推行“保姆式”服务,派出专人对25个重点工业项目进行领办帮办代办,解决“卡壳”问题,纳入范围内项目开工时限平均压缩20天以上。全面推动“局长走流程”行动,共有29个部门单位参与“局长走流程”工作。霍林郭勒市纪委、两办督查室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列入督查内容,全面监督整体工作开展情况,确保各项任务顺利推进。今年,该市重点实施项目75个,总投资178.12亿元,力争完成年度投资70亿元。
全力打造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提升帮代办质量,加速项目手续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部在审批管理系统完成;企业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等开办事项整合为1个环节办理,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以内;工业项目还可以通过“承诺制”的方式,在土地摘牌和图纸审核后就开工,开工时限压缩20天左右;网上办、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比例大幅提升;实行重点项目“项目管家”工作机制,开展全程代办帮办……如此多的精准贴心服务,让入驻企业倍感温暖。该市着力提升发展“硬实力”,打造投资“软环境”,一大批利企便民改革举措相继推出,企业和群众反映霍林郭勒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发展口碑越来越好。
致力于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痛点、堵点、难点,以主动服务、优质服务让群众更舒心、企业更顺心。优越的营商环境,正成为该市的一块金字招牌。“霍林郭勒市正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时期,优化营商环境时不我待。我们将进一步革新思想观念,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增强政策落实时效和协议履行效率,主动当好重商、亲商、敬商、安商、富商的‘服务员’,以更大的改革魄力,激活强劲发展新动能,为群众创业干事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霍林郭勒市委书记介绍说。(张辉、美丽)
来源:霍林郭勒市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