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着力解决部分极寒地区群众供暖问题
从9月1日零点开始,呼伦贝尔市的根河市、额尔古纳市正式进入供暖期。
根河市、额尔古纳市都位于大兴安岭西北麓,地处高寒地区,昼夜温差大。其中,根河市全年平均气温零下5.3℃,最低气温达到零下58℃,素有“中国冷极”之称。两地从每年9月1日至次年的5月31日为供暖期,供暖期长达9个月,是我国供暖期最长的城市。
根河市区供热机组投产已经28年,由于机器年久老化,供热半径长,出现近热远冷、水力循环失衡、自动控制系统不完善等问题,给居民供热带来安全隐患。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内蒙古结合实际出台“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全力以赴解决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切实把群众冷暖放在心头。根河市百姓供热问题覆盖面大,属于当地“急”“难”“重”项目,与百姓生活关联度高,当地靠自身力量短期内解决问题比较难。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根河市供热设施更新改造问题,今年,自治区本级财政下达资金2800万元,呼伦贝尔市配套资金800万元,光明热电公司自筹800万元,实施了总投资达4400万元的根河市老旧供热设施更新改造项目,这是增强根河市供热能力、提升极寒地区供热安全稳定性、保障3.8万人口温暖过冬的为民办实事工程。
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积极作为,督导项目有序进行。今年,自治区发改委累计争取国家发改委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217352万元,其中棚改35532万元、老旧小区177976万元、保障性租赁住房3844万元,用于小区内及与小区直接相关的供暖、供气、道路、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和便民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支持新建及改扩翻等多种形式建设。其中,安排根河市中央预算内资金2551万元,支持根河市老旧小区供热管网改造11306米。6月9日,自治区财政厅下达根河市供热设施更新改造项目资金2800万元,呼伦贝尔市财政局6月15日下达配套资金800万元。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加强行业监管与督导,指导呼伦贝尔市住建局加强调度,实时跟踪项目进展,定期向自治区政府报送项目推进情况,并指导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7月17日,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同志带队赴根河市现场督导项目推进情况。8月21日到23日,该厅组成专家组就项目开展情况进行实地调研指导。
呼伦贝尔市住建局协调组织华能蒙东公司、根河市光明热电公司,通过召开项目推进会,与华能蒙东公司会商统筹技术人员调配、加强技术力量支持事宜,保障项目改造技术支撑。根河市成立以市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各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组织协调机构,倒排工期,并采取不定期现场督察、召开项目推进情况专题会等方式,挂牌督办,全力推进项目实施。
经过3个月的努力,目前已完成项目总量的85%,完成投资3653万元,完成总投资的83.02%,剩余工程将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逐步完善,预计明年8月全部完成。项目建成后,将建立综合生产调度指挥系统,可直观、高效地调整各种供热参数,同时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供热质量。
为进一步做好全区冬季清洁取暖工作,着力解决极寒地区群众供热问题,4月,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会同财政厅、生态环境厅、能源局组织了北方地区清洁取暖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工作,推动全区各盟市根据本地区实际制定了清洁取暖实施方案。7月,该厅印发《关于做好2021-2022年度城镇供热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住建部门紧紧抓住供热前的关键时期,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加快推进供热工程建设,做好燃料储备和应急保供。8月,该厅组成专家组赴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通辽市、乌海市对供热准备工作进行实地调研,其余地区进行书面调研,进一步推动各盟市扎实做好供热采暖各项准备,确保供热期能正常开栓供热。各盟市也对供热管网、热源厂、换热站等进行更新改造,对供热机组、供热锅炉、管网、阀门、换热站等进行全面检修保养,对上一采暖期供热质量不高、用户投诉反映集中的区域进行全方位整改,进一步提高供热质量。
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投资4亿元,新建改建供热管网260公里及热源厂、换热站及配套设施408个;完成检修供热管网18500公里、换热站3200个,检修比例达80%以上,预计9月底前检修全部完成。呼伦贝尔市、兴安盟、赤峰市、满洲里市通过新建热源项目,实施中心城区长距离供热,缓解热源紧张。据统计,全区城镇集中供热面积较上年增加4000万平方米,供热管网增加6000公里,供热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记者 李永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