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盟市>>通辽

开鲁县:唱响生态增绿歌 谱写林果富民曲

2021年09月03日12:13 | 来源: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小字号

近年来,通辽市开鲁县坚持走“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之路,因地制宜,着力打造标准化优质林果基地,优化现代林果产业体系,打造以产地生态、产品绿色、产业融合、产出高效的现代经济林果产业新格局,唱响生态增绿歌,谱写林果富民曲。

俯瞰东风镇万亩林果示范基地。孙迪 摄

金秋时节,走进麦新镇林发村果农庄志新家的果园,阵阵果香扑鼻,成串的贵妃李子挂满枝头,工人们穿梭在果园中,采摘、分拣、装箱,凭借着九年的栽植经验,今年庄志新家的李子又迎来了大丰收。

“李子大丰收,客商来了直接相中了,包园了,价钱是七块钱一公斤,每亩地一万多块钱吧!”说起小李子带来的大收益,庄志新乐得合不拢嘴。

手提沉甸甸的果子,庄志新喜上眉梢。张美娜 摄

借鉴林发村绿色发展的成功经验,麦新镇在全镇范围内平整荒沼沙地、改造低产残次林,多措并举发展林果产业,促进林果产业集聚和优化升级,推动林果产业提质增效富民,成熟的果实绘就了一幅幅生态金秋图。

麦新镇副镇长雷浩介绍,该镇坚持镇级协调、村级领办、线上线下双循环双销售的方式,实现了果品的集中销售,促进群众收益最大化。下一步,麦新镇将打造覆盖全镇的保鲜库、冷库等冷链物流设施,引进有实力的大型加工企业,将产业推向更高端更精深,不断提升林果产业附加值。

与麦新镇统一规划,分散经营的种植模式不同,该县东风镇着力打造“集中连片 一社一示范”区域性种植,跨村合作的万亩林果示范基地,全力推动经济林建设实现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

东风镇万亩林果示范基地自2017年开始建设,采取统一规划、统一整地、统一提供苗木、统一栽植、统一技术指导服务、统一监管,统一实施水电双控高效节水灌溉的管理模式,惠及七家子村、官银号村、金宝屯村和新村的200余户农户。

说起果品经济林带来的收益,七家子村村民段永春喜笑颜开:“我在项目区栽了75亩地果树,有沙果、苹果、李子,从2017年开始栽植到现在,产量陆续在增加,产值也在增加。果树加上林下种的红干椒,每亩年收益3000元,我再好好侍弄侍弄,产值还能再增加!”

万亩林果示范基地里,不仅有可产鲜食果品的果木林,还有可用作生产油料等的木本油料林,七家子村张建忠家的文冠果地,果树与红辣椒错落有致,沉甸甸的文冠果让他致富有了底气。

“我2017年栽的文冠果树,去年开始挂果了。到盛果期的时候,一亩地能产二百斤,这个果容易储存,果树寿命还长,再加上林下红干椒,效益真挺高。”果农张建忠介绍说。

东风镇党委副书记汤化明表示,作为开鲁县筑牢东大门生态屏障的重镇,将重点打造“林果产业功能区”。一方面强化林果产业科技人才引进和土专家的培育,另一方面,建设保鲜库,同时引进果汁、果脯、罐头、酵素等果品深加工企业,实现品牌兴农、科技兴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林果产业提质增效。

近年来,开鲁县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路径,通过项目支撑、政策扶持,把荒沼沙地治理、低产低效林改造与发展经济林产业相结合,对于立地条件好、不在沙化区范围内的推广林经间作,实现生态经济和生态治理“双赢”,全力构建现代果品产业体系,推动林果经济向全产业链方向发展,打造生态林果大县。

截至目前,全县共发展经济林面积60万亩,其中木本能源油料林30万亩,果品经济林30万亩。建成千亩以上标准化林果基地10个、家庭果园2000多个,带动果农3800多户,形成了以国道303线为轴,东西贯穿全县的“百里鲜食果品经济林产业带”。30万亩果品经济林全部达到盛果期后,年可产鲜果30万吨,年产值可达8亿元,通过保鲜冷藏、错季销售、采摘休闲体验、果品精深加工、产业链条升级,产值可达到15亿元。

“开鲁县将着手建设以储藏、果品分级、包装、深加工的全产业链平台,‘十四五’期间,着力打造木本油料林的加工产业一体化体系,为果品升级、促进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美丽开鲁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该县林草局副局长刘继春表示。(邱琦 杨景欣 张美娜 秦笑波 姜楠)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