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草原文化

叶嘉莹“兴发感动”说与诗词创作之双向观照

2021年07月17日08:59 |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小字号

叶嘉莹乃当今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大家,2008年被授予首届“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同时叶先生又是当今才情卓著的女诗人。先生之诗歌理论以“兴发感动”说为旨归,能“独造精微,自成体系”;先生之诗词“寓理想之追求,标高寒之远境”。将两者双向观照阐发,无论对于先生“兴发感动”说之理论探索,还是对先生诗词之研究,都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和开拓。

一、深厚绵长的家国情怀

叶先生“兴发感动”说的核心质素,乃在于诗歌中“正面的伦理价值”。先生说:“这种感发生命在本质上所具有的伦理价值,是足以超过外表的一切局限,而常能使读者自其中获致一种激励感发的力量。”纵观先生一生,大半与苦难不幸相伴,然内心深处那份家国情怀却恒久不灭,这是先生诗词始终能给予我们“感发之生命”的力量源泉。

先生少年和青年在沦陷中的北平度过,这时期的诗作饱含着对崇高民族气节的颂扬和对故国的深重忧思。如叶先生写于四一年的《挽缪金源先生》:“山林城市讵非讹,箪尽瓢空志未磨。又见首阳千古节,春明也唱采薇歌。”缪金源先生当时为辅仁大学教授,因拒绝为日本人的奴化教育服务以致饥饿而殇,被誉为“现代伯夷”,当时只有十七岁的叶先生写下这首挽诗,表达了对缪先生深深的景仰之情。先生四二年作《古都怀古十咏有序》,如其中《颐和园》:“飒飒西风苑树寒,颐和景物久阑珊。当年帝子今何在,父老相传泪未干。”借咏怀古迹、歌咏历史人物来抒发其故国之思。先生后长年寄居台岛、漂泊海外,对故土的思念无时无刻不萦绕心头。如作于六七年的《鹧鸪天·用友人韵》:“寒入新霜夜夜华,艳添秋树作春花。眼前节物如相识,梦里乡关路正赊。从去国,倍思家。归耕何地植桑麻。廿年我已飘零惯,如此生涯未有涯。”写出了先生无尽的乡愁,所谓“廿年我已飘零惯”,包含了先生多么无奈的感慨和沉重的家国情怀!

先生之家国情怀以七四年和七七年两次回国探亲为契机,发生了质的转变。两次回国,见到久违的亲人,感受到祖国的巨变,以及中国人民在拨乱反正之后所迸发出来的建设祖国的热情和干劲。遂写下了两千多字的长诗《祖国行》,以“赋”笔记录下回国探亲所见所感,表达出对亲人、对祖国发自心底的挚爱。受两次回国的激发和感染,先生之家国情怀遂由以前“清者”纯粹的怀思转变为奋发有为的报国情操。如写于七九年的《赠故都师友绝句十二首》之十二:“构厦多材岂待论,谁知散木有乡根。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从中看出先生拳拳赤诚的报国之心。

家国情怀是先生诗词中永恒的最能打动人心的主题,这是先生将自身独特的苦难坎坷的经历和家国命运相依存的结晶,读先生的诗词,“常能使读者自其中获致一种激励感发的力量”。

二、主诚认真的人生境界

先生“兴发感动”说所强调的另一个核心内容是诗歌中所传达的诗人主诚认真的人生态度。诗歌中伦理价值的实现,“第一在其真诚纯挚的程度,第二在其品质的厚薄高下,而并不在于其外表所叙写的是何种情事”。先生以真实之诗笔记录下自己的所遭所感,以真诚的态度对待生命中遇到的人和事。

先生早经家国沦丧和未成年而丧母,这些不幸痛苦给叶先生的心灵上早早地就投下了巨大的悲感和忧郁的阴影,而在这忧郁感伤之中又隐含着浓重的家国之思。如作于四一年秋的《空山》:“天上云连蔓草荒,芦花白到水中央。空山秋后浑无梦,一片寒林绾夕阳。”和《哭母诗》其一:“叶已随风别故枝,我于凋落更何辞。窗前雨滴梧桐碎,独对寒灯哭母时。”后先生寄居台岛、再转徙北美,如断蓬一般漂泊四方,孤独无依之感、世事艰辛之叹时时出现在诗词中。如作于六九年秋的《异国》:“异国霜红又满枝,飘零今更甚年时。初心已负原难白,独木危倾强自支。忍吏为家甘受辱,寄人非故剩堪悲。行前一卜言真验,留向天涯哭水湄。”

先生一生以认真的态度做事,以真诚的襟怀交友,其中与缪钺先生的交谊尤值得称道。先生与缪钺先生相识于八一年成都杜甫学会上,后缪先生邀先生赴川大合撰《灵溪词说》,由此开启了先生与缪先生长达十几年的学术、诗词交往的历程,其间诗词唱和不断,见出学人之间相互钦慕、许为知音的真挚情意。如《赋呈缪彦威前辈教授七律》:“稼轩空仰渊明菊,子美徒尊宋玉师。千古萧条悲异代,几人知赏得同时? 纵然飘泊今将老,但得瞻依总未迟。为有风人仪范在,天涯此后足怀思。”

真诚在先生这里是一种人生境界,先生一生在苦难忧思中度过,并在其中体悟升华,逐渐从小我的狭隘和无常走向广大高远的真诚境界,这是先生诗词具有深厚的“感发之生命”的根本原因。古人云:“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其先生之谓欤?

三、生动可感的比兴手法

先生“兴发感动”说中的基础和精要乃是对中国诗歌传统中“比兴”手法的阐释。先生说比兴手法,“都是透过了心与物之间的交感或结合,在作品中提供了足以使读者触发感动的鲜明生动的形象。”先生借对比兴手法的阐释,揭示了诗歌的本质特征,即诗歌要通过鲜明生动、真切可感的形象来传情达意感动读者。

中国诗歌一直有着咏物的传统,借具体生动、富有美感的物象来隐曲地传达诗人的情思和志意。先生从小就对这种托物言志手法有着很深的感悟,如先生平生第一首诗作《秋蝶》:“几度惊飞欲起难,晓风翻怯舞衣单。三秋一觉庄生梦,满地新霜月乍寒。”诗借秋蝶抒怀,艺术地再现了先生在当时个人不幸、国家沦亡的处境中哀感的生命意识。先生早年的一些咏物诗词,皆选取萧肃凄凉之意象,将身世之悲和家国之痛打并一体,以物寄情,感慨遥深。

先生早年咏物之作,触物兴感,深具质直敏锐的感发力量。然中年之后,先生多研读清真、白石、梦窗、碧山诸家词作,认为诸家在雕琢绘饰、思力安排之中,“皆蕴含有深远幽微之感发之质素”,受其影响,再加上先生深沉的人生悲慨,于是后期的咏物之作多趋于沉郁幽隐。如作于八八年的《瑶华·荷花》:“当年此刹,妙法初聆,有梦尘仍记。风铃微动,细听取、花落菩提真谛。相招一简, 唤辽鹤、归来前地。回首处,红衣凋尽,点检青房余几。因思叶叶生时,有多少田田,绰约临水。犹存翠盖,剩贮得、月夜一盘清泪。西风几度,已换了、微尘人世。忽闻道九品莲开,顿觉痴魂惊起。”则是取境幽邃,曲尽荷花之美,又层层脱换,在时空、物我之间腾转跳宕,具有深沉的感发质素,深得清真、梦窗之妙。见证了先生对于比兴寄托手法于创作上不断开拓、丰富的探索历程。

以生动可感的形象传递情感乃比兴手法的本质特征,先生将理论阐述和实际创作相映照,对中国诗歌传统的比兴手法作了全面精深且生动形象的诠释,是对中国诗学的重大贡献。

先生之理论与创作一以贯之,相互映照。家国情怀、真诚境界以及比兴手法是先生“兴发感动”说和诗词创作中的核心要义和本质特征。三者贯通融合相互依托,家国情怀意谓着“善”;真诚境界体现着“真”;比兴手法关乎着“美”。先生的“兴发感动”说是对中国诗歌生生不息的生命的真诚探索,也以这样的探索精神表达了对生命存在价值和意义的终极关怀,同时又用自己的诗词创作践行着这一理念,达成了完美的双向观照。(作者:李东宾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责编:刘泽、张雪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