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通遼市科左后旗阿都沁蘇木:借“水”發力 賦能鄉村振興

2025年05月13日15:14 |
小字號

在通遼市科左后旗阿都沁蘇木,廣袤水域正成為鄉村振興的“藍色引擎”。阿都沁蘇木黨委政府立足本地資源稟賦,深度挖掘集體水面潛力,通過科學規劃、多元開發,讓沉寂的水面變身“黃金水道”,奏響強村富民新樂章。​

走進阿都沁蘇木洞胡勒嘎查,波光粼粼的格楞門水泡子泛著生機。“這幾年雨水大,給我們帶來了致富新機遇!”脫貧戶布和白乙拉難掩喜悅。在嘎查“兩委”的幫扶下,他與4戶村民一起承包了這片26畝的水面,發展生態魚蟹混養。“我們採用‘人放天養’模式,不投飼料,魚蟹品質好,銷路根本不愁。去年第一年嘗試收入將近3萬元!”布和白乙拉說。

阿都沁蘇木都楞嘎查黨支部書記浩比斯嘎拉圖介紹:“我們不僅養魚,還依托優質水域資源,進行招商引資,其他旗縣的公司承包我嘎查集體水面,養魚、養螃蟹,產品遠銷至沈陽、天津等地。今年計劃發展‘吃漁家飯、住漁家院、釣野生魚’模式的旅游項目,前景一片大好。”2016年起,都楞嘎查開始探索水面資源市場化運營,將3個天然泡子對外發包,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增收近12萬元,每人口每年增收1000余元。

據統計,阿都沁蘇木現有集體水面78個,總面積達1.9萬畝。為推動水面經濟可持續發展,阿都沁蘇木蘇木黨委政府以“生態優先、科學開發”為原則,通過公開招標方式,12個條件成熟的水面成功對外承包,年承包額達15.75萬元。

阿都沁蘇木政府副蘇木達吐力古爾表示:“我們將繼續深化水面經濟開發,推動漁業養殖、生態旅游、農特產品加工融合發展,讓更多群眾共享‘藍色經濟’紅利,走出一條具有牧區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陳倩)

來源:科左后旗委宣傳部

(責編:張聿修、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