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烏審旗嘎魯圖鎮:深耕北疆文化 增色靚麗小鎮

2025年03月26日09:37 |
小字號

近年來,鄂爾多斯市烏審旗嘎魯圖鎮以打造“共富共享文化場景”為總抓手,深入探索“文化+”的融合務模式,不斷將“北疆文化建設提升行動”落實到日常服務中,文化服務設施不斷健全,文化服務活動更具亮點,文化傳承和創新更顯活力,文旅融合發展更加強勁,“北疆文化”品牌日益凸顯。

夯實文化服務設施,筑牢文化惠民根基

嘎魯圖鎮堅持以居民群眾的文化需求為著力點,推動“硬件+服務”雙輪驅動,構建起覆蓋城鄉的文化服務網絡。通過充分整合利用2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草原書屋等文化場所,讓陣地資源全面下沉。積極打造嵌入式共享服務設施,拓寬公共文化空間,讓基層文化服務設施“觸手可及”。自2023年以來,累計在全鎮8個社區12個嘎查村建設共享餐廳、共享球場、鄰裡中心等服務場所120余處,為全民提供閱讀、培訓講座、藝術課堂等文化服務,增強互動性、參與性,為廣大群眾創造更加完善的文化共享、精神共富的社會條件。

文苑社區共享自習室。巴德瑪攝

文苑社區共享自習室。巴德瑪攝

豐富文化服務活動,激發群眾參與活力

嘎魯圖鎮通過“政府引導+群眾主體”模式,文化活動實現常態化、特色化。利用鎮、嘎查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等場所,開展“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親子共沐書香 閱讀引領成長”等活動。同時通過創新活動載體,常態化開展“網格日”“鄰裡日”“我們的節日”文化活動,並在每年年中舉辦520“共富共享”鄰裡文化活動,年末舉辦“共富共享”年貨集市、共富共享“村晚”,不定期開展村歌嘹亮大賽、“嘎嘎棒”鄰運會等特色活動。2024年,共富共享“村晚”成功入選2025年全國春節“村晚”示范展示點名單,共開展各類活動600余場,參與人次達6萬余人,進一步增強了文化傳播的廣度與深度,營造了更加濃厚的文化氛圍。

深化文化傳承創新,激活非遺時代價值

嘎魯圖鎮注重北疆文化傳承與創新,堅持“活態傳承+創新表達”,推動傳統文化和非遺文化融入現代生活。通過每年組織基層文藝骨干、非遺傳承人等文藝工作者培訓,開設柳編、刺繡、根雕、毛氈、拼布等非遺手工藝課堂,並依托“鴻嘎魯”“奶皮小鎮”區域品牌,結合時代潮流開發細毛羊絨、毛氈、刺繡等制品,促進非遺技藝與現代產業的融合。同時注重非遺傳承人的培育與培養,重點在劇目創作、民俗文化、傳統技藝、非遺手藝等方面下功夫,進一步激活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沃土。自2024年以來,全鎮累計開展各類培訓40余場次,2000余人參與,逐步為北疆文化的傳承培養后備力量,為現代藝術與北疆文化相融合注入力量,不斷推動北疆文化煥發新活力。

嘎魯圖鎮2025共富共享“村晚”。王東旭攝

嘎魯圖鎮2025共富共享“村晚”。王東旭攝

推動文旅深度融合,賦能鄉村振興實踐

嘎魯圖鎮以“生態+文化+產業”為主線,探索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徑。精心打造了多條融合民俗文化、自然風光、歷史遺跡的特色旅游線路,推出嘎魯圖鎮鄉村旅游精品線路,依托布寨淖爾風情體驗園、神水台稻田景觀園、沙沙灘星空露營等項目,將生態資源與歷史文化結合,形成“農事體驗+休閑觀光”產業鏈,年吸引游客超萬人次。積極開展對外文化交流活動,以文藝為紐帶,協同榆林、西安等地開展跨地區文化交流,讓北疆文化在鄉村振興中更加絢麗多彩。

沙沙灘村星空露營基地。王東旭攝

沙沙灘村星空露營基地。王東旭攝

從非遺傳承到文旅融合,從文明鄉風到共享服務,嘎魯圖鎮以文化為支點,全力撬動北疆文化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未來,嘎魯圖鎮將繼續以文化鑄魂、以生態塑形,在鄉村振興的畫卷上繪就更濃郁的北疆色彩。(王瑩、李廣艷)

來源:烏審旗委宣傳部

(責編:苗陽、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