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矛盾糾紛“最多跑一地”
內蒙古加快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

日前,走進赤峰市喀喇沁旗綜治中心,接待大廳寬敞明亮,工作秩序井然有序。各個功能區劃分明確,引導標識清晰醒目,讓人一目了然。
“現在綜治中心完善了好多服務舉措,有什麼法律問題都可以來這裡咨詢。”家住赤峰市喀喇沁旗河北街道的張大媽對綜治中心的服務贊不絕口。
喀喇沁旗結合區域實際情況,依托原有的綜治中心,加大資金投入,對其進行了升級改造,秉承“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原則,以“重點部門集中常駐、一般部門輪換入駐、涉事部門隨叫隨駐”為理念,整合法院、檢察院、公安局等14家單位入駐中心,實現一體化集成辦公。還設置了群眾接待室、人民調解室、法律服務工作室、心理咨詢室等多個特色功能區,做到了有問題“隻進一門,隻到一窗,隻跑一趟”,真正把綜治中心打造成群眾身邊的“暖心站”。
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才能保障綜治中心規范有序運轉。在烏蘭察布市商都縣,各級綜治中心不斷完善矛盾糾紛調處機制,堅持“應調盡調、能調盡調”理念,構建起縣、鄉、村(社區)三級矛盾糾紛調處梯次化解、分層過濾調解工作體系。強化分類流轉機制,優化糾紛處理“交辦、流轉、跟蹤”各環節,對矛盾糾紛進行精准分流,及時導入法定程序,流轉至部門或鄉鎮依法化解處置。
平安是民之所盼、發展之基。近年來,內蒙古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全面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和實體化運行,推動各部門依法履職、形成合力,開展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和社會治安風險防控,讓綜治中心成為服務群眾的窗口、化解矛盾的前沿,使群眾的每一個訴求有人辦、依法辦,讓群眾切身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3月19日,全區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現場推進會在包頭市召開,會議對全區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進行了再動員、再部署。內蒙古各地各部門將按照整合資源、方便群眾、運用法治、注重實效的要求,加快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
——規范陣地建設。在建設標准上,逐項對照“四有”標准,加快建設進度。在場所設置上,縣級綜治中心按照矛盾糾紛化解法治化“路線圖”和業務流程,設置引導受理、多元化解、指揮調度3個功能區,鄉鎮綜治中心設置接待、調解、辦公3個主要功能區域。在部門入駐上,推進矛盾糾紛調解、訴訟服務、公共法律服務、信訪接待等多中心合一,按照要求推動相關部門入駐,結合實際動態調整常駐或輪駐部門,實現群眾化解矛盾糾紛“最多跑一地”。
——明確中心職能定位。突出統籌協調、支持賦能、指揮調度功能,聚焦跨地區、跨部門的重大疑難復雜事項,把盟市綜治中心建成區域指揮平台。立足“集中辦”和“一站式”定位,把旗縣綜治中心建成全要素綜合實戰平台。突出矛盾風險排查和化解功能,把鄉鎮綜治中心建成基層樞紐平台,成為矛盾糾紛預防化解的“前沿陣地”。
——完善微治理體系。進一步完善黨小組+網格員+單元長(聯戶長)的“鐵三角”基層微治理體系,在黨組織領導下發揮好群眾自治作用,推動排查預防和服務治理向樓院、家庭延伸,讓矛盾風險發現在早、處置在小,真正把網格打造成平安建設的基礎單元。
——加強信息化建設。健全數據匯集機制,打破數據壁壘,推動信息向綜治中心全量匯聚,實現各類數據全量掌握、閉環流轉。加強矛盾糾紛結構化分析、智能化研判,動態感知矛盾糾紛發展態勢。
為切實發揮好綜治中心作用,提升綜治中心工作質效,內蒙古將不斷在完善綜治中心制度機制、宣傳引導等方面下功夫,確保綜治中心運轉高效順暢,引導矛盾糾紛向綜治中心集聚,讓綜治中心成為化解矛盾糾紛的首選地、集散地、終結地。
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的深入推進,每一項工作舉措的逐步落實,體現出內蒙古對社會治理效能的極致追求。
立足預防、立足調解、立足法治、立足基層。內蒙古正以綜治中心為支點,進一步夯實社會治理基層基礎,打牢平安建設底板,把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構筑得更加堅不可摧。(記者 王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