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回民區:“1311”提升就業創業服務含金量

2025年03月26日09:20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這筆貸款真是及時雨,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說起不久前申請的“創業擔保貸款”,在呼和浩特市創業的趙飛連聲稱贊,營商環境越來越好,我們就更有信心。

  趙飛在呼和浩特市回民區京源港汽配城開了一家汽車修理廠,由於房租和配件採購問題,經營曾一度陷入困境。當了解到政府的個人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后,他向回民區人社局申請了3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不到一周時間,這筆貸款就發放了。用趙飛的話講,創業擔保貸款就是“救命草”“及時雨”,幫助他渡過了難關,“貸”動了他的事業再起航。

  就業創業是最大的民生,一頭連著千家萬戶,一頭系著經濟發展。近年來,回民區圍繞特色優勢產業集群發展布局,以政策落實為導向,以創業服務為抓手,以實名制調查服務為支撐,創新推出“1311”服務。即,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介、3次崗位推薦、1次就業指導、1次技能培訓。

  同時,通過微信公眾號、創業擔保貸款、大型招聘會、鎮街道勞動保障所、就業驛站、零工市場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創業農民工、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提供就業創業服務工作,用溫潤的政策土壤和公平的創業就業環境,讓一個又一個創業就業者在這片沃土上茁壯成長。

  記者近日來到位於西萬達廣場的回民區就業創業服務驛站。咨詢區、等待區、洽談區、自助區……服務驛站裡可以看到不同的服務功能分區,沿途牆體上,還有政策宣傳、暖心案例、創業故事等內容。

  為有效拓寬公共就業服務領域,建立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促進政企資源對接,2024年6月21日,回民區在西萬達購物廣場成立了“回民區就業創業服務驛站”。企業進駐服務驛站,不僅能和勞動者點對點、面對面交流,促使就業意向達成,還能從服務驛站獲取更多就業創業相關政策,及時更新企業招工用工機制,而企業與企業之間也能互相學習,實現了政企資源的高效整合。

  說起驛站的建成,回民區就業服務中心主任袁啟彥難掩興奮:“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有了這個工作陣地,我們和群眾離得更近了,也能針對不同人群需求提供多層次、全方位、精准化的‘訂單式’就業服務。”

  回民區堅持把人才作為創新發展的最大驅動、最強引擎,聚焦吸引青年、服務青年、成就青年三大目標,一方面以“人社局長進校園”活動為主線,就業創業政策宣傳、招聘會、直播帶崗為支線,進一步強化高校畢業生公共就業服務供給,積極宣傳高校畢業生相關就業創業政策,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引導工作﹔另一方面結合“人社專員訪企尋崗”行動,了解企業用工和緊缺急需人才需求,積極幫助企業制定方案,開展招聘服務,落實引才政策,讓青年人才在回民區實現青春價值、成就精彩人生。

  符合相關條件的優秀創業項目,可申請補貼﹔給予高校畢業生創業補貼、注冊公司給予創新獎勵、稅收優惠﹔落實有關創業擔保貸款、創業培訓、創業項目推薦等系列政策﹔開展購買公益性崗位、開發社區服務類崗位、發放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邀請創業成功人士、行業專家組成創業導師團隊,為創業者提供“一對一”的創業指導服務……

  一條條含金量十足的政策,一系列人性化、有溫度的就業創業服務,搭牢了創業就業“平台”,吸引大批追夢者到來。

  2024年,回民區人社局聯合6所職業培訓學校開展多元培訓。城鎮就業技能培訓超額完成,培訓1638人,完成率達131%﹔農牧民轉移就業技能培訓300人,創業培訓650人,均圓滿完成目標。

  培訓工種涵蓋計算機、護理、電商等領域,發放超284萬元職業技能提升補貼,惠及2000人。

  開展多層次的創業培訓課程,包括創業意識培訓、創業技能培訓,以及創業模擬實訓等,累計培訓學員650人。

  “在各種利好因素的共同促進下,今年,回民區將精准對接重點群體需求,積極構建‘創業培訓+創業指導+創業融資支持’全方位就業創業服務模式,以創業帶動就業,形成拉動就業‘倍增效應’。”袁啟彥說。

  下一步,回民區將充分發揮公益性“創客培訓空間”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強與各方資源的聯動合作,形成有資金、經驗、政策支持為推動的創業服務鏈,吸引更多優秀創業項目入駐孵化,實現“小平台大服務,小企業大創業”孵化器助推作用,讓群眾能就業、好就業、就好業。(記者 鄭學良 實習生 張伯君 李珍)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