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鄂爾多斯

東勝區以"大思政課"啟新程 潤物無聲育新人

2025年02月27日10:34 |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小字號

春風拂面,書聲琅琅。2025年春季學期伊始,鄂爾多斯市東勝區以“暖城東聲”全民思政課品牌為引領,創新打造“行走的思政課”“有溫度的思政課”,通過多元場景、多維載體、多樣形式,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開學季的每個環節,為全區學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創新形式:思政課從"教室"走向"社會"

在東勝區第一小學,一場別開生面的“博士課堂”正在上演。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研究員馬寅仲以蛋白質結構解析為切入點,用機器狗、AI機器人等科技元素,將生命科學知識與科學家精神融入課堂。"原來科學離我們這麼近!"學生曹棣尊興奮地說。這種“科技+”思政課,正是東勝區推進課程改革的重要實踐。

東勝區各校結合校本特色,構建起“四維一體”思政教育體系:在東勝區實驗小學鐵西校區,來自醫療、消防等行業家長代表化身“特聘講師”走進課堂講授安全常識﹔在東勝區滿世中學,碳中和主題講座與新能源實驗相結合﹔在東勝區蒙古族第三幼兒園,“石榴籽小屋”游戲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童心中萌芽。

文化鑄魂:傳統民俗煥發時代生機

春節后的開學第一課,東勝區各校園洋溢著濃濃的文化氣息。在景山幼兒園,“朱砂點春”儀式上,老師用毛筆在孩子眉心輕點,寓意“開智明心”﹔在越山幼兒園,“咬春”活動中,孩子們品嘗春餅、插柳枝,在二十四節氣中感受中華文明之美。這些將非遺技藝、傳統節日與思政教育相融合的實踐,正是東勝區“家門口的思政課”的生動縮影。

為深化文化認同,東勝區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打造“行走的思政課”實踐矩陣。在東勝區伊克昭中學,“三千孤兒入內蒙”主題故事引發師生強烈共鳴﹔在東勝區民族幼兒師范幼兒園,各族學生身著傳統服飾共慶開學,民族團結之花開遍校園。通過15處校外研學基地的深度聯動,全年開展研學實踐6萬人次,讓思政教育在實景體驗中走深走實。

成效顯著:培根鑄魂潤心啟智

開學首日,東勝區滿世小學開展了一堂別具深意的思政融合課程。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周小龍博士以碳中和議題為切入點,通過電化學儲能技術的研發歷程,向學生們生動詮釋了新時代科研工作者“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擔當。

“通過這堂課,我們了解到了新能源的原理和好處。在生活中,我們不僅要愛科學,更要用科學,助力實現碳中和。征途漫漫,唯有奮斗,未來我們也要參與其中。”東勝區滿世小學學生劉恩齊的感悟,道出了東勝區思政教育改革的核心成效。通過構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東勝區成功打造出“有形、有感、有效”的教育模式:2024年,“暖城東聲”全民思政課累計開展系列活動2000余場次,累計接受思政教育群眾達20萬余人次。

東勝區委宣傳部將繼續深化“守正創新、以文化人、知行合一”的思政教育理念,讓思政課既有“思想穿透力”,更具“情感感染力”。下一步,東勝區將重點建設“思政教育數字雲平台”,開發沉浸式虛擬現實課程,推動思政教育實現從“單向傳授”到“多維互動”的轉型升級。

在這個充滿希望的新學期,東勝區正以創新姿態書寫新時代思政教育新篇章,讓信仰之光照亮青春征程,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曹慧)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