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本網專稿

“行進中國”調研行

活力內蒙古︱一“罐”好奶,從草原香飄四海

人民網“行進中國”內蒙古調研採訪團
2024年09月03日15:12 |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小字號

走進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伊利健康谷液態奶全球智造標杆基地,一盒盒牛奶在生產線上“疾馳”,庫卡機械手和AGV無人運輸車協同作業,將產品打包送入智能倉庫,整個過程十分壯觀,讓參觀的人驚嘆不已。

伊利健康谷液態奶全球智造標杆基地內,一盒盒牛奶在生產線上“疾馳”。人民網記者趙夢月攝

伊利健康谷液態奶全球智造標杆基地內,一盒盒牛奶在生產線上“疾馳”。人民網記者 趙夢月攝

這裡是全球產能領先、自動化水平高、綠色環保的智能制造標杆項目,日處理鮮奶能力可達6500噸,能夠保障千萬級人口城市的日飲奶需求。

地處黃金奶源帶的內蒙古,奶牛存欄、牛奶產量、乳制品產量均居全國首位。形象地說,全國人民每喝六杯奶,就有一杯來自內蒙古,是我國名副其實的“奶罐”。

液態奶全球智造標杆基地的智控中心。人民網記者趙夢月攝

液態奶全球智造標杆基地的智控中心。人民網記者 趙夢月攝

如何實現奶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奶業全面振興?去年10月,內蒙古出台“升級版”奶業振興政策,從9個方面33條措施全面強化建設,包括加強“草源”基地建設、提升“種源”自給能力、穩固“奶源”供給保障、做優做強乳制品加工、強化品牌培育、強化消費引導、加強科技創新、提高監管水平、完善保障措施等,以鏈式思維推進全產業鏈建設,加強科技創新,不斷提升產業影響力,著力打造奶業高質量發展“主引擎”。

科技創新蓄力奶業發展向“新”而行。內蒙古實施重大示范工程和成果轉化項目,在草種業、奶牛種業領域開展“揭榜挂帥”,推動奶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日前,由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打造的孵化基地正式投入使用,作為我國在乳業領域設立的唯一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這裡有超過5000人的全產業鏈創新隊伍,孵化基地可實現液奶、冷飲等多品項新產品的測試、試產與孵化上市,為客戶提供孵化、試產、試銷等創新技術解決方案,填補了我國乳品行業缺乏小型科研孵化落地的短板。

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資料圖

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資料圖

目前,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所處的伊利健康谷核心區,已建成全球規模、產能及智能化領先的液態奶全球智造標杆基地、奶粉全球智造標杆基地、奶酪全球智造標杆基地及敕勒川生態智慧牧場,擁有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國家商貿服務型物流樞紐、國家乳制品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等13個國家級項目。隨著一條條骨干路網和市政配套設施落地實施,一座宜居宜業、綠色低碳、產城融合的城市綜合體正在加速推進。時下,內蒙古正以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蒙牛中國乳業產業園兩大千億級“產城融合”項目建設,打造全球奶業生產新高地。

錫林郭勒奶酪。人民網記者 齊浩男攝

錫林郭勒奶酪。人民網記者 齊浩男攝

“牛羊散漫日落下,野草生香奶酪甜”,夏日的錫林郭勒,便是詩句中的真實寫照。不久前,第五屆“錫林郭勒奶酪”展示會暨第三屆錫林浩特奶酪文化節開幕,引爆草原那達慕的味蕾狂歡。錫林郭勒盟把培育傳統乳制品產業作為造福萬千農牧民的富民工程,大力開展錫林郭勒奶酪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目前,獲得該公用品牌授權的經營主體達到69家,其中生產企業20家、作坊49家,特色乳制品產業逐步實現專業化、規范化、市場化,錫林郭勒奶酪不僅是阿媽手中的奶食品,更是一張傳播內蒙古味道的亮麗名片。

持續推進奶產業鏈轉型升級,努力打造全球奶業發展高地和創新高峰,實現“從一棵草到一杯奶,再到一塊奶酪”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祖國北疆的這“罐”好奶,正在從草原香飄四海……(白建平、孝金波、趙夢月、李睿、齊浩男、張聿修、道日娜、張力洋、張雪冬、孟佳澍、苗陽)

(責編:趙夢月、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