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區域限制 促進資源共享
跨區域醫療合作為百姓就醫打通“綠色通道”
晨光初露,興安盟扎賚特旗巴彥高勒鎮幸福大院已經熱鬧起來。
熱鬧的原因是興安盟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博士團來鎮上開展義診活動,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的6名博士、興安盟蒙醫院神經內科、胃腸外科等多位專家為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提供診療服務。
“專家的服務很細致,告訴我們買什麼藥,注意什麼事項。”幸福大院居民劉廷武說。
在家門口享受到專家級醫療服務,這是興安盟與長春市開展醫療合作之后帶來的改變。2023年,興安盟與長春市簽訂了醫療技術協作協議,開展醫療博士團下基層活動、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如今,興安盟各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質升級,醫療衛生服務可及性和優質服務供給能力明顯增強。
“開展興安盟醫療技術協作以來,長春市50多位專家名醫每月來往於長春、興安盟兩地,既方便了百姓就診,也讓興安盟各地醫院的診療水平不斷提高。”興安盟衛健委副主任徐曉為說,興安盟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與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吉林大學第二醫院、吉林大學第三醫院、長春市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長春市第六醫院、長春市傳染病醫院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協作關系,同時部分醫療機構加入了吉林醫療機構專科聯盟。興安盟借助醫聯體、專科聯盟建設,實現了多項國內領先診療技術從無到有的跨越。
不單是興安盟,全區各級醫療機構正借著跨區域醫療技術協作發展的春風,讓優質醫療資源“流動”起來,突破地域壁壘,為全區所有患者打通一條醫療綠色通道。
2023年,內蒙古印發京蒙協作六個“倍增計劃”實施方案,京蒙協作“醫療倍增計劃”是其中之一, 按照計劃,到2025年,京蒙互聯網醫療、遠程會診、遠程醫學影像診斷等服務全面開展,醫療資源高效對接,建成2個標志性醫療合作項目、建設一批臨床重點專科、帶出一批專科人才、填補一批技術空白、完善一批管理制度,內蒙古三級醫院重點專科管理、業務水平顯著提升,群眾跨省轉診就醫率明顯降低。
京蒙協作“醫療倍增計劃”開展一年來,北京天壇醫院與內蒙古自治區腦科醫院(內蒙古自治區第三醫院)協作,建設了神經外科﹔北京朝陽醫院與內蒙古自治區胸科醫院(內蒙古自治區第四醫院)協作,建設了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北京安貞醫院與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協作,建設了心外科﹔北京同仁醫院與內蒙古自治區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協作,建設了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眼科﹔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與內蒙古自治區兒童醫院協作,建設小兒外科﹔北京安定醫院與內蒙古自治區精神衛生中心協作,建設難治重型精神疾病科﹔北京積水潭醫院與內蒙古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協作,建設創傷急救外科﹔北京市肛腸醫院與內蒙古自治區中醫醫院協作,建設中醫肛腸中心……除了長期派出專家赴我區出診、日常查房、教學外,北京各協作醫院幫助我區對口協作醫院提升管理理念、運行機制、制度建設、流程優化等多個領域水平,有針對性地進行現場指導、視頻培訓、跟崗進修,兩地醫院溝通聯系不斷加強。
“即使去北京天壇醫院就診,特需專家的號也是一號難求的。現在在家門口就能接受專家診療,真是太方便了!”過去往返呼和浩特和北京治病的患者李女士,不久前在內蒙古自治區腦科醫院就診后激動地說。
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回應民眾健康需求是跨區域醫療合作意義所在,內蒙古正大步向前。(記者 高敏娜 王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