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進中國”調研行
活力內蒙古丨“放下斧頭搞旅游,幸福生活不用愁”
巍巍大興安,夢幻阿爾山。
盛夏時節,從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一路向南,人民網“行進中國”內蒙古調研採訪團駛入興安盟阿爾山市境內。車窗左側,山巒逶迤、林海連綿,滿眼蒼翠﹔向右望去,是看不到邊際的草原,遠處的牛羊悠閑吃草,幾座蒙古包點綴其中。
綠色是阿爾山的底色。
“習總書記到林區看望林業工人了!”2014年春節前夕,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沸騰了。冒著零下30攝氏度的嚴寒,踏著皚皚白雪,習近平來到阿爾山市伊爾施鎮林業棚戶區。
建設生態文明,是民意,也是民生。當聽到阿爾山林區已全面停伐,正處在艱難轉型期時,他深情地說:“歷史有它的階段性,當時砍木頭是為國家做貢獻,現在種樹看林子也是為國家做貢獻。”
內蒙古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航拍。蘇岩攝
10年后的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層林疊嶂、碧水蜿蜒,綠色畫卷在舒展鋪陳,發展面貌煥然一新。在前往駝峰嶺天池的路上,記者途經了“林二代”劉立全的民宿。
劉立全和妻子王海英正在后廚忙碌,一邊是架鍋開火放油,另一邊是泉水沸騰熬制湯料,幾道菜很快端上了桌,一時間餐廳裡香味扑鼻。
“林子裡全是寶貝,我們做菜的原材料蘑菇、野菜啊,都是直接從森林裡採的。”
劉立全和妻子王海英正在為游客做菜。人民網記者 劉藝琳攝
如今的民宿老板曾是一名林業工人,劉立全曾以為自己像父輩一樣,要一輩子“靠山吃山”,採林伐木。他說,“那個時候上班沒有點,11月中旬到來年4月,我們帶著帳篷上山,一整個冬天住在山裡伐木。”
2012年,阿爾山林區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劉立全也在那時離開了林場。“那時候感覺來阿爾山旅游的人已經多起來了。”看准了阿爾山旅游發展未來可期,劉立全從粥棚干起,到餐廳后廚學習,如今開起了自己的店。“一開始就是餐廳,現在又辦起了住宿的生意。”
“放下斧頭搞旅游,幸福生活不用愁。”劉立全笑道:“現在的收入比當林業工人的時候好得多了,最好的時候大約能達到20萬元。”
採訪中,我們遇到一位阿爾山的“老粉絲”。來自福建的高曉龍每年都會來一次阿爾山,在他的眼中,如今的阿爾山與十年前相比,旅游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阿爾山的旅游資源特別豐富,這些年我們的交通、住宿、餐飲等旅游基礎設施也在不斷完善,真的年年來、年年新,來了還想再來。”
內蒙古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內的駝峰嶺天池。人民網記者 寇雅楠攝
6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2024年新一批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阿爾山旅游度假區成功獲批。“春賞花、夏避暑、秋觀林、冬雪泉”,近年來,阿爾山市發展全季旅游,先后獲得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市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等榮譽。
過去十年裡,阿爾山市全年接待游客量實現了從峰值200萬到峰值500余萬人次的突破,旅游收入創造了6倍增幅的發展奇跡,旅游從業人數佔到全市人口1/3左右。旅游產業推動了阿爾山市經濟高質量發展,也讓這裡的群眾實現了增收致富。(白建平、孝金波、富麗娟、劉藝琳、寇雅楠、李楠楠、苗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