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內蒙古 共赴“十四冬”

以“點燃冰雪激情 綻放中國夢想”為主題的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以下簡稱“十四冬”),將於2024年2月17日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開幕。這是北京冬奧會后我國舉辦的規模最大、水平最高、影響力最大的冬季運動綜合性賽事,也是我國首次設置群眾比賽的冬運會。
壯美遼闊的內蒙古,夏季有大草原的一碧萬頃,冬季有大雪原的千裡銀裝,故有了在內蒙古共赴“十四冬”的冰雪之約。首次承辦全國綜合性運動會的內蒙古,全力以赴高標准、高質量、高效率做好各項籌辦工作,向海內外展現冰雪運動的獨特魅力和草原兒女高質量的后勤保障與服務水平。
升級場館 為運動健兒帶來最佳賽事體驗
根據最新賽程,“十四冬”比賽項目設滑冰、滑雪、冬季兩項、冰壺、冰球、雪車、雪橇、滑雪登山等8個大項16個分項176個小項。其中,冰上項目在內蒙古冰上運動訓練中心舉行,雪上項目在呼倫貝爾扎蘭屯市金龍山滑雪場、呼倫貝爾牙克石市鳳凰山滑雪場、赤峰市美林谷滑雪場舉行。目前,各地場館已經准備就緒,在舉辦各項目資格賽的同時,也對基礎設施、場地器材、制冰造雪設備等持續進行優化,迎接正式賽事的到來。
作為“十四冬”的主場館,內蒙古冰上運動訓練中心總佔地面積18.3萬平方米,其中大道速滑館400米跑道26米回轉半徑。“場館按照北京‘冬奧’的標准進行升級,目前已經全部完成,盡可能為運動員提供一個專業、公平、公正的比賽環境。”內蒙古冰上運動訓練中心副主任塔娜說。
“十四冬”同時也十分注重綠色低碳。內蒙古冰上運動訓練中心一號高壓配電室的屋頂,以及“十四冬”執委辦三層樓的樓頂,鋪設了分布式光伏。“預計將為內蒙古冰上運動訓練中心節約50%的用電量,實現了綠色用電、綠色辦賽。”塔娜告訴記者。
內蒙古冰上運動訓練中心。內蒙古冰上運動訓練中心供圖
1月22日,在赤峰市喀喇沁賽區獲得“十四冬”單板滑雪平行大回轉青年組女子冠軍的董宇悅,是本次“十四冬”喀喇沁賽區首枚金牌的獲得者。董宇悅來自吉林省代表隊,這是她第一次來到內蒙古:“我覺得比賽的場地很寬、很長,也很直,滑起來體驗感特別好。同時這裡的人特別熱情,我很喜歡內蒙古,並且我也有信心取得更好的成績。”
溫馨細致 讓運動員們感受周到、優質服務
記者從“十四冬”籌委會接待部獲悉,在“十四冬”籌備工作中,接待部緊緊圍繞“細致、周到、優質”的服務理念,積極籌劃、精心組織,各項接待保障工作穩步推進。
根據“十四冬”組委會的總體部署要求,本著“總體策劃、統一安排、對口負責、分頭實施、各成一體”的原則,“十四冬”籌委會接待部制定了《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接待部工作方案》,設置綜合協調、重要來賓接待、對口接待、酒店管理、交通保障及迎送等5個工作組,明確了接待部工作職責、機構及分工。
“祝你生日快樂……”1月18日晚,來自山東的90后裁判員劉昕,在到達赤峰市喀喇沁賽區的第一天就收到了來自接待組工作人員送給他的驚喜。“我們希望用這樣的方式,能讓他在這裡感受到家的溫暖。”“十四冬”喀喇沁賽區接待組副組長張碧娜說。
走進赤峰市美林谷滑雪場的志願者之家,青春的氣息扑面而來。來自赤峰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高智如說:“我在接待組做服務工作。通過培訓我學習了禮儀知識,還掌握了一些急救技能,並考取了紅十字會救護員証。作為志願者,我希望可以用自己微薄的力量為‘十四冬’作出一份貢獻,讓來自全國各地的運動員和觀眾朋友們感受到內蒙古的熱情。”
赤峰賽區青春洋溢的志願者們。人民網記者 趙夢月攝
記者從“十四冬”呼倫貝爾執委會了解到,作為主賽區的海拉爾賽區,場地器材全部到位、保障基地全面運行、人員車輛定崗到位、物資物料分批運抵、重要目標24小時值守、指揮中心和媒體中心投入試運行,各項工作已准備就緒。目前,海拉爾賽區累計接待運動員、裁判員、官員共3100余人,接待現場觀眾15萬余人次,志願者參與賽會服務6000人次。
首次設置群眾項目 把冰雪運動送到群眾身邊
“十四冬”最大的亮點,就是首次設置了群眾比賽。提前開賽的群眾項目將場地從室內搬到戶外,兩項比賽場地融合在呼和浩特東河封閉水域內,內圈滑冰,外圈滑雪。場地旁邊還設置了群眾娛樂區,當地市民既能近距離觀賽助威,還可以看冰雕、感受雪趣。“十四冬”群眾比賽結束后,場地將免費對外開放,向群眾提供多類冰雪運動場地。
有媒體稱,從諸多名將角逐冰場,到“草根達人”比拼速度,精彩的冰雪賽事彰顯了中國冰雪運動的普及與進步。
“十四冬”群眾比賽內蒙古代表隊越野滑雪運動員郭婷在比賽中。王磊攝
“十四冬”競賽組織委員會技術官員丁振平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這幾天我接觸了很多運動員,他們都反饋說,冰真好、雪真好!呼和浩特的比賽場地是非常優質的室外場地。我們一直提倡走到室外,在大自然中感受冰雪運動魅力,東河冰場為群眾提供了這個條件。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冰雪運動,感受冰雪的樂趣。”
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負責人表示,設置群眾比賽項目旨在進一步打造群眾身邊的賽事,將高標准的競賽場地與群眾共享,滿足群眾的多元需求,真正做到把冰雪運動送到群眾身邊,踐行“全運惠民”理念。
現在,“冷冰雪”已經成為了“熱課堂”。前不久,在內蒙古扎蘭屯市滑雪場,4歲萌娃在滑雪場上“風馳電掣”,萌翻了眾多網友。網友頻頻感嘆:“小朋友太厲害了,滑不過,真的滑不過。”滑雪教練感嘆:“現在很多走路都不利索的小朋友,滑雪滑得特別‘溜’!”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鐵路第一中學冰球隊隊員正在訓練。人民網記者 劉藝琳攝
海拉爾區鐵路第一中學副校長徐守君認為,“十四冬”的舉辦增加了社會層面對冰雪運動的了解,為校園冰雪運動的開展和發展提供了基礎性的保障,“我相信‘十四冬’后,無論是學校裡還是社會上,都將掀起冰雪運動新熱潮。”
2023年12月6日,呼倫貝爾市扎蘭屯市實驗小學滑冰場內,同學們在冰雪課堂進行冰壺比賽。韓冷攝
從冰雪活動、冰雪賽事,到冰雪經濟、冰雪產業,再到冰雪文化,隨著“十四冬”開幕式日益臨近,內蒙古各地正用冰雪運動的激情喚醒冬日活力,全力激活冰雪經濟新動能,在祖國北疆生動實踐“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